第541章 因我而變(第3/3頁)

這樣的性價比,未來說不好華夏這邊的神威科技和高森半導體旗下服務器生態公司,把服務器一樣做成白菜價。

現在大家都清楚,真正要靠得住,必須自己的硬實力強,現在的神威科技研究已經到了一個新的瓶頸,扛過去了突破就是一個新天地,同東洋的FJT一起成RISC陣營中真正的新一級力量。

為此倆家主力都是咬緊牙關在奮鬥,而海量的研發費用,現在除了倆家在支撐外,未來也會通過在開放聯盟的兼容SPARC服務器生產中,通過處理器加收一定的費用來籌措攤銷。

這件事是SPARC開放聯盟一起商量過的集體決策,大家都清楚既然進入了這個門,那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

所以那些暫時實力不足,沒辦法涉足芯片設計直接出力的聯盟成員,就只能後期出錢了。

好在這錢不需要事先給,只是在采購處理器的時候處理器變相漲價一個比例方式抽取出來交,相對來說,聯盟的成員不用負擔研發失敗的損失,已經是相當劃算了。

如果龍工廠20nm工藝制程成熟量產,只要生產良率超過百分之五十,那麽一顆SparcT4處理器代工費按百萬級起批量生產,再怎麽單顆也不會超過300美元的生產成本。

在這個出產成本基礎上加價200,300美元出貨,也遠遠低於競爭對手1000美元起步的成本。

比競爭對手的同等處理器動輒幾千美元來說,這要便宜很多,所以RISC同等性能最佳性價比的稱號,已經可以牢牢安在了SPARC服務器上。

服務器格局已然大為改變,未來會如何演變現在誰都不好說,至少華夏這邊在處理器方面已經開始具備自主演化能力,加上東洋未來會不會三強鼎立現在還不好斷言。

只是,服務器處理器美國佬獨家壟斷的日子已經到了盡頭。

半導體行業中,柳若依掀起的這股因我而變的旋風,從存儲器到移動處理器再到服務器處理器,從外圍模擬邏輯器件到顯示屏,華人圈已經巍然成了體系,未來就差PC桌面了。

只是,這一天還會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