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紛紛上市(第2/3頁)

作為一個公眾企業,高森半導體的研發也將會進行一定的分割,民用那部分將會直接注入到公司。

而非民用的部分,則以公司的戰略合作方名義繼續進行研發,只是這種方式受到的限制就多多了。

而且還有定期輸出成果到公司的硬性要求。

不過吳祖華也沒有辦法,這種事情很難兩全其美。

如果不公開融資上市,那就要對私人資本融資,相對來說雖然私人資本不太關注公司的操作細節,但是作為投資人,股份越來越多後,總是會不放心自己的投資的。

更重要的這樣融資,公司獲得的溢價較少。很難以40倍以上的市盈率融資。

在這個方面,顯然還是公開上市更加有力些。

吳祖華也有信心通過這次的資本運作,為研究所獲得足夠的資金進行下一步研發。

估值如果達到1000億,那麽戰略投資者引入的時候,最少可以先行融資100億以上,接下來上市順利的話,起碼能夠再融資150億,這樣一筆巨額的融資,一部分是注入公司的發展,另外一部分通過資本運作就變成了研究所的研發經費。

這筆錢才是未來研究所大發展最可靠的資本。

...

相比之下,李世傑和趙孟國的神威公司就要遜色一些,依靠兼容SPARC高性能服務器領域的優勢突破100億銷售額後,神威公司沒有能繼續保持增長,而是開始在100億這個營收線來回震蕩了幾年。

當然利潤還是不錯,差不多能夠到20億左右。

這顯得神威科技還是比較有吸引力,不過比起競爭對手,在引入戰略投資者的過程中,神威公司的估值還是比高森半導體低多了,外界給出的中間值大概就是400億人民幣左右。

這個估值還包括了趙孟國的處理器研發團隊。

如果是單單服務器業務,這個業務對於戰略投資吸引力還真不是很強,神威公司折騰出來了超級小型機和HPC,算是有些技術門檻,但是在專家眼裏,也就是那麽一回事,太陽移動計算那邊要是計較起來,不說分分鐘被反殺,至少也可以頂得神威非常難受,因為現在神威做到的東西對於太陽移動計算來說並沒有什麽難度。

所以做頂級服務器商最大的關鍵是芯片如果不能自主掌握的話,一切都是白搭,這種公司遲早淪為組裝機生產商。

一如PC機兼容機組裝機市場一樣,夢想公司做到了幾千億產值也靠著微弱的利潤空間在慘淡過日子。

沒有大量研發投入,沒有核心技術傍身,產值做得再大也不可能做強,內地山寨手機行業曾經做到上億部的出貨量,千億級別的銷售額,到了今天結果怎麽樣?

高維移動通信低端橘子一出和“粗糧王”基本上就血洗掉了這個市場。

所以在這個方面,李世傑和趙孟國現在咬牙死磕SPARC體系繼續演進,在SPARCT2PLUS基礎上,同開放聯盟中東洋等合作者現在已經聯合研制推出了新的16核SPARCT3。

具備了1.6GHz到2.1GHz的主頻,最大可支持64GB的DDR3內存,

這顆新處理器已經確認使用龍工廠25nm制程工藝量產,聯盟初始批量是200萬顆。

這樣李世傑的HPC系列將會繼續提升算力更新,同時李世傑也開始瞄準了企業級集群服務器市場。

第一代神威集群服務器C-1000已經開始推出面向市場,刀片式設計的神威C-1000每塊刀片集成了2個1.8GHz的SparcT3芯片、128GB的DDR3主內存、8個600GB的1萬轉磁盤,這樣合計有512GB的總內存、128個內核、1024線程以及19.2TB的磁盤容量,對於數據中心類核心數據庫或者web服務器來說,這個4U大小的微型刀片式集群服務器性能卓越、精簡高效,成本可控。

同時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雲服務中心服務器。

這是神威公司切入主流企業級商用服務器市場的最新嘗試。當然在Solaris服務器領域和Linux服務器領域同時開始研發,對於李世傑來說現在也很吃力。

只不過這一關必須熬過去,熬過去了在內地就是服務器領域的一個大山頭,熬不過去則還是只能憋屈地靠組裝兼容機服務器繼續苦逼過日子。

正因為這樣,李世傑和趙孟國也急著要上市融資來支撐自己這個鯉魚跳龍門的蛻變。

就算是估值400億,融資後至少也能拿到50億到60億的資金,支撐最新一輪服務器研發和SPARCT4新型號研發的起步資金算是沒有問題了。

比起吳祖華現在有數碼芯這個現金奶牛產品來說,神威服務器現金制造能力稍差的李世傑和趙孟國的日子顯然要苦逼很多。

很多想做的事情,現在都沒有錢做。科技創新大基金的第二期申請雖然已經提交上去了,不過現在還沒有聲音。

盡管從扶持的結果來說,高森半導體和神威科技算是倆家極其成功的科技型企業了,不過正因為這樣,上頭在審批的時候才會更關注那些困難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