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技術轉移(第2/3頁)

比較頭疼的是柳若依的Android智能機研發計劃,現在動Android編程的人可是寶貴得緊,市面上也就是moto、SS公司這些廠家才有大量Android研發高手存在。

畢竟這個Android平台出來的時間還短,市面上連Android中文教程都沒有怎麽看到。

好在柳若依現在在IT業界觸角已經非同一般。

在美國都有很深的技術網絡人脈可以用,所以直接讓這邊人拿到Google內部和市場上能夠買到的Android開發材料,快遞了一大批英文資料給劉宏偉。

有些資料甚至是Google剛剛編出來還沒有上市的開發指南電子版的打印稿!

不僅如此,柳若依還親自出馬討了一個人情,給HTC王總商量讓HTC支援了倆名Android軟硬件開發工程師到高維移動通信技術支持半年時間!

這個工程師主要就是起到一個傳幫帶的作用,為劉宏偉建立起Android軟硬件開發團隊就會回去,起碼現在的打算是這樣。

劉宏偉這個時候才越發體會到了傍上大樹的好處,單單在技術方面,柳若依就可以為他們節省走彎路的時間。

有了這些有經驗的研發工程師帶路,和原廠技術資料支撐,別的不敢說。劉宏偉覺得同國內手機制造商相比,在Android智能機的研發上自己恐怕並不會落伍多少。

他們率先熟悉研發的Android系統,用的正是HTCG1主機板作為驗證開發板,柳若依開後門的結果,就是為高維移動通信弄來了重新刷系統的完整步驟等關鍵資料,讓高維移動通信一開始就同業界領先平台接軌。

當然G1的硬件設計方面現在是高度機密,柳若依不可能開這個口找王總要。

給一個軟件參考刷機平台玩沒有問題,你要是硬件設計都拿到了,重新按照這個出一款山寨產品出來競爭怎麽辦?

這事是絕對不可以的。

現在的G1一年可是幾百億港幣銷售額,幾十億港幣的利潤呢!

柳若依也不好意思幹出這種事情來。

畢竟除了在半導體代工行業逼得不行需要挖競爭對手墻角,其他領域柳若依還是依照商業規矩來做事。

這不,拿下了MIPS公司和太陽微系統公司後,柳若依開始進行了第二輪的整合轉移。

讓托尼.蔡打著降低研發成本,貼近亞太用戶服務的戰略轉型幌子,將倆家公司的控股權悄悄轉移到了獅城購買的殼公司上面,當然表面上這倆家公司總部還是在美國境內,看起來是一家美資公司。

而新增的研發力量,根據技術敏感程度,柳若依要求是逐漸向著獅城、香江和內地這條路徑轉移,一方面未來的研發投入的確會降低很多,另外一方面,柳若依可是對老美的節操很有戒心。

別的不說,她穿越過來前,可是有著禁運等前科。

現在柳若依的布局都圍繞著亞太地區展開,你要是這樣一搞還有啥搞頭。

所以說最好的策略就是趁早轉移陣地,現在北美的研發中心有技術源頭作用,規模方面就暫時不動他,利用這個源頭力量同獅城和香江的研發中心一起將技術努力推進到世界一流。

然後把新專利發起源地放在香江向全世界注冊這樣的方式,未來就可以完美避開所謂的禁運。

奇夢達不存在這個問題,所以轉移可以慢一些,何況現在奇夢達的研發分工已經算是比較明確,研發投入的大頭其實轉移到了亞太地區。

在這個轉移中,MIPS亞太移動處理器研發中心率先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2009年底的時候,他們拿出了第一款移動處理器,基於MIPS3274K內核和PowerVR圖形處理器的“白羊座”MobileMIPS-700,簡稱MM-700,集成了高通的WCDMA基帶內核。

嚴格意義上講,這是一個集成產品,不算是有太多技術含量的自研處理器,主要的功能部件內核基本上都是現成的。

只是在MIPS74K內核上進行了一些功耗的優化處理,使得整個集成移動處理器的功耗同當前主流旗艦處理器相當。

經過龍工廠45nm制程工藝流片,處理性能相當彪悍,起步主頻866MHz,最高可以到1.2GHz,相對於現在ARM體系的旗艦處理器Cortex-A8的1GHz來說,MM-700性能要強悍得多。

得益於架構上的優勢,浮點運算性能MM-700的866MHz處理器就相對於cortex-A81GHz的水平了。

然而這個處理器也有自己的問題,那就是在同等功耗下面,發熱量比競爭對手要高一些。

如果說真要按照1.2GHz來出貨,恐怕手機做出來後就是一個暖手寶了。

從托尼.蔡那邊拿到這個第一代白羊座處理器測試的結果,柳若依卻很滿意,起碼有一點她覺得是一個重大的突破,那就是白羊座MM-700處理器在Android系統上成功跑起來了。

這就驗證了MIPS32架構做移動處理器的技術可行性是存在的。這個方向沒有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