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不為人知的改變(第3/3頁)

吳祖華有為天下先的野心,江南所也有這個野心,作為西南所的領軍人物之一,李世傑也是有著自己的理想的。

SPARC在2005年硬件開源以來,西南所投入了不少人手去研究,現在初步掌握了這個體系的設計思路和現有型號的設計,今年進一步開源打開了市場變現的渠道後,李世傑這個野心就再也掩蓋不下來了。

劍川電腦的意義,就是為他獲得研發芯片的經費,所以第一步,李世傑要搞定64路的超級SPARC服務器研發。

有了這個為基礎,後面的一切才說得起話有錢去做,吳祖華的正規軍已經搶位拿到了國家重大項目的資金去搞,江南所也從另外一個渠道卡位成功。

只有李世傑是兩手空空,現在只是落下一個國產高性能服務器替代的研究和示範項目,整個研發資金的盤子還不到1000萬元。

這錢他必須一分當成倆分花,SPARC芯片研究保持一個小團隊深入持久跟蹤吃透。最重要的力量則投入到高性能服務器的研發上。

基於SPARCT2的32路服務器和64路服務器就是他們最重要的項目。

沒辦法,人手再少也要齊頭並進搞倆套,32路服務器的成功把握性很大,李世傑得用這個來保底,64路雖然前景更好,但是不見得短期可以研發出來,那麽這個就是戰略性的投入。

雙管齊下李世傑才會覺得踏實。

32路在X院至少有數套可以直接采購,價格雖然比起原版的SPARC低了一個數量級,但是也是有錢賺的,因為大家都窮,李世傑也理解對方,反正如果X院用好了,這條路子也能夠提供一個穩定的財源。

對於劍川電腦來說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造血渠道。

目前來說基本上不需要什麽特別的銷售渠道,只要把產品做好了,售後服務運維這套做到位了,自然有生意上門,所以這個生意的獨特性非常強。

銷售和渠道費用可能低得嚇人,但是研發和售後服務這塊費用又比較大。

香江。

龍工廠32nm產線,在接下了SPRACT2處理器這個大單生產任務後,梁吉松們又有了新的生意上門。

奇夢達那邊最新一代的服務器DDR3研發成功了,批量生產雖然說45nm就可以勝任,但是克萊門特那邊覺得45nm制程工藝出來後,可能在市場上做不到功耗和發熱最低,性能最好的技術指標,從而在競爭服務器市場上占不到優勢。

所以克萊門特專門跑到了龍工廠來說這個事。

這倆公司之間現在已經是戰略合作單位,盡管背後股東通過復雜的離岸方式來操作,讓股權在明面上顯得不那麽顯眼,直接指向柳若依一個人。

但是克萊門特這種高層現在自然是知道了背後的老板是誰。

張如金不能拒絕這麽好的機會,SPARC小試牛刀,畢竟只有100多萬片,很快就會完成,32nm工藝制程研發出來就是要撈錢的。

高通和博通的最新旗艦型號芯片設計還有一段時間才出來,對於這個新工藝制程產線,最好在大規模生產前還有機會進行調試適配,提升他的柔性生產能力。

所以奇夢達這個新型號規格的DDR3正好來得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