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計劃有變(第2/3頁)

而低端的視頻處理,則采用MIPS3224K就夠用了,支持720P以下的視頻編解碼需要,適合當前所謂的高清晰有線數字機頂盒的需求。

而且這塊內核彈性非常強,130nm制程工藝就可以生產出625MHz高性能嵌入式處理器,滿足720P編解碼需要。如果想要更好的性能,更換為90nm制程工藝就可以突破1GHz更高性能,甚至在40nm工藝制程下有客戶推出了1.4GHz超高頻率M24K來,完成H.264和1080P解碼都沒有問題。

對於機頂盒這種插電設備來說,當然可以用更高頻率處理器獲得更快更好的處理速度,但是對於供電緊張的攝像頭,則功耗越小越好,成本越低越好。所以這個時候625MHz的M24K處理器就具有重要的意義。

吳祖華倒是說到做到,將研發分成了三大塊來執行,視頻解碼這邊,M74K和M24K高低組合同時研發並進,為視頻解碼客戶提供單芯片解決方案,替代TI等原來的昂貴方案,成本最少要低於競爭對手三分之一以上。

M24K相對簡單,同時也降低芯片生產成本,瞄準IPTV、HDTV終端播放器和數字電視市場應該很有競爭力。

這塊研發相對來說也有些難度,並且這邊在視頻解碼方面原來沒有搞過,不過作為體制內第一強軍,吳祖華也有辦法,手裏有錢後將兄弟院所中搞視頻解碼芯片的直接招來一個大團隊聯合攻關。

研究經費吳祖華的高森半導體出,而未來呈報技術成果方面雙方共享,但是知識產權要歸屬出資方高森半導體所有,相對這個時代來說,吳祖華這個條件也不算苛刻,誰出資誰說了算。

起碼給兄弟院所一個不缺經費的研發條件,未來在搞出科技成果後,各種評選方面體現上好處極大,也方便了他們未來申請更多的經費支持。

但是吳祖華好處更大,有更強的研發隊伍,更多的熟練工程師,而且未來還可能因為這些項目直接將對方的人手轉變成自己人手的可行性。

這個小算盤吳祖華還是非常精通,承諾了經費開支,只是一個小頭而已。未來打開市場後的收益才是大頭進項。

吳祖華更重視的通用型CPU方面,拿到了最新的MIPS64內核型號,他們才對比發現自己差距實在是有點大,原來閉門造車弄成的東西雖然能夠用,但是比起人家的東西來說,無論是可靠性,穩定性還是性能和功耗,全面都是碾壓級差距。

當然這個事情非常自然,MIPS再差,也是演進了幾十年的成果,其中有一段時間出貨量還是全球最多,取得這種積累是非常正常的。

如果吳祖華他們閉門造車幾年就趕超別人才不正常!

有鑒於此,吳祖華他們果斷推翻了原來的3A設計,準備在最新的內核設計基礎上從頭開始消化吸收,吃透後重構,增加了一些自己研發過程中摸索出來的新東西,同時裁剪掉一些不需要用的東西,讓它在結構更加穩固可靠。

這樣不但可以大幅度節省研發時間和成本,而且研發風險也降低了很多。所謂的自主控制,如今硬件源碼都掌握了,這也基本上就算是自主控制了。

相比原來4核1GHz的原始設計,新內核的起步從4核開始,有8核和12核高性能可選,未來幾年的技術路線圖更是到了64核的規劃!

而且單核的主頻也是直接從65nm制程工藝1.5GHz起跳,換成45nm制程的話,可以達到2GHz!

支持的內存方面,也是DDR2和DDR3都可以選擇進行支持,為了獲得一顆更高性能的CPU,吳祖華毫不猶豫選擇了4核45nm制程工藝和DDR3內存作為新3A的技術基準。

第一個是中鑫國際的龍工廠有這個條件,第二這個成果顯然將會是爆炸式突破性影響,對於未來這個項目的發展具有戰略性的影響。

作為研發體制內領軍者,吳祖華壓力其實很大,因為他的競爭對手也在努力趕超,作為國家隊主力他們雖然先行了一步,但是由於機制不同,經費保障方面比起友商要差不少。

所以對手已經搶先拿出來了1.4GHz的產品,本來的3A計劃如果沒有柳若依,就算實現了流片也都會落後於對方的單核技術參數,正因為這樣才會在核上搶先對手拿出4核來,用核心更多創造更高的算力。

現在雖然有8核和12核可選,但是4核他們研究了這麽長時間,把握更大,何況單核主頻參數已經超越了對手,在內存的吞吐率上也是壓倒性的優勢。

選擇4核更有把握在今年內就有可能實現流片,如果趕在國慶前面,那這個意義是非常重大。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新3A團隊已經準備封閉式開發了。

作為高森半導體當家人和CPU研發國家隊領軍者,吳祖華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這也是他非常爽快就提供優惠條件和研發經費把視頻解碼研究團隊友軍招來的另外一個重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