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再度出手(第2/3頁)

“所以,我們的對手不是IBM,而是這個,”

格雷格的報告指向了另外一家對太陽微系統虎視眈眈的公司。

“Oracle才是真正的勁敵!盡管他們還沒有報價,我相信他們只是在等待時機而已。IBM的收購計劃有諸多不合理的地方,有人判斷失敗的概率很高,所以Oracle不慌著出手。”

“現在IBM給出的報價溢價太高了。所以,我們現在的策略是等待IBM的失敗然後同Oracle競爭,還是跟進IBM的節奏,直接打亂Oracle的計劃?”

“前者意味著我們將會付出很多錢,我相信至少比合理的價格多十億美元以上,以現在太陽微系統的股價4.99美元來看,IBM的報價已經溢價了百分之百!合理的收購溢價應該在百分之三十到四十之間。”

作為一個專業並購人士,聘請格雷格的代價不低,但是托尼.蔡聽完覺得物有所值。

相比收購中可能涉及到的動輒上億美元多余成本來說,付出幾十萬美元的並購咨詢費用簡直就是毛毛雨。

“讓我們再看看另外一家收購標的MIPS公司怎麽樣?顯然,現在沒人關注這家日薄西山的小企業,他們偏安一隅好多年,雖然還活著,但是業務範圍已經局限在為嵌入式行業提供定制的處理器IP內核設計,從而收取授權金過日子。”

“從最近幾年的營收來看,他們大約可以收取到6000萬美元一年,維持著100多人的研發團隊,似乎看起來日子也不錯。股價也表現很穩定,基本上維持在1.5億美元到2億美元市值之間。”

“但是,我認為如果要收購這家公司的話,消息一傳去,就會引起市場的異動,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反應。IMG、ARM這些MIPS的競爭對手都會出手甚至聯手進行反並購。”

“因為他們的業務之間是具有很強的競爭性,IMG和ARM不願意MIPS出現新的變化。”

“所以如果要確保得手,我們必須付出較高的溢價一舉打動董事會和股東,並且給出切實的承諾維持原來的業務關系。這樣才會取得收購的先手。”

...

格雷格的報告很快就傳到了大洋的另外一邊,柳若依看完咨詢顧問的報告後,沉思了一會兒。

然後回復了幾句話。

太陽微系統公司,總價85億美元,MIPS公司,總價4億美元,最終收購價少於85億美元的部分,百分之一作為並購小組的分紅。

作為柳若依試圖進軍移動互聯時代硬件的踏腳石,付出90億美元的代價對於柳若依來說是值得的。

未來手機市場一年高達數億部,這個市場的潛力根本等不了多久就會隨著3G網絡的流行開始爆發。

移動通訊市場超過PC市場幾乎沒有什麽懸念,現在有機會在這個市場走入生態鏈上遊前端。柳若依因緣際會不想錯過了。

所以對這倆家公司是志在必得。

並購小組拿到了授權,如同打了雞血一般鬥志昂揚。

...

對於首席執行官喬納桑.施瓦茨來說,過去的一年是倒黴透頂的一年。

被收購對他可不是一個好事,按照慣例,無論是IBM還是傳聞中等待出手的Oracle,一旦收購成功,都會對管理層率先下手。

換句話說他基本上是等待下崗了。盡管被清除出管理層會拿到一筆不菲的遣散費,但是作為一個曾經赫赫有名的大公司。

施瓦茨也是有頭有臉的IT界大人物。但是被解職清退後名聲上顯然很不好聽,甚至影響二次“就業”。

像他這裏的大人物,雖然在位的時候賺錢不少,上千萬的年薪還有期權可拿,但是花天酒地開支也不少啊。

別墅、遊艇、私人飛機和派對這些都是非常花錢的。

而施瓦茨並不是一個節省的人。

從太陽微系統就知道,費用大到快耗盡大象的最後一滴血。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西海岸資本CEO約見,原本施瓦茨並不是很在意,不過據說帶著雷曼兄弟作為財務顧問過來。

施瓦茨最終還是有些意動,接見了托尼.蔡一行。

聽到西海岸資本表達了收購意向,並且有雷曼兄弟上百億美元的財務擔保。

施瓦茨這下心思有些動了。

毫無疑問西海岸資本是一家純投資公司,他們短期內沒有合適人選駕馭得住太陽微系統。

那麽接下來的情況就顯而易見了。

西海岸資本收購後,管理層將會得以幸存,直到他們找到新的人選為止。

這樣的人選對於太陽微系統來說顯然並不多,所以施瓦茨完全有機會進行一次自我救贖,在收購後重新證明自己的價值!

“如果西海岸資本肯出資10美元美股,我們就傾向於支持西海岸資本的收購方案。條件是收購後不得啟動大規模裁員,或者更換崗位。”

施瓦茨說道。這是他自保的條件。同時董事會那邊也不會有什麽好挑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