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投資和挖角(第3/3頁)

在45nm上,良率提升比起計劃中的時間晚了將近半年,為此張如金咬牙承受良率帶來的虧損都替高通和博通代工,沒有將良率不高的損失轉嫁出去。

這樣才保住了這倆客戶的主流產品放在龍工廠。反正對於他們來說,比龍工廠友商低百分之五的代工費用,還能夠拿到一樣合格的產品,這種事傻瓜才不敢。

所以盡管龍工廠友商那邊明明可以用更好的良率生產,生產成本更低,奈何友商無法承受對高通和博通降價後引發全線降價的損失。

他們的產線可是比龍工廠多多了,現在龍工廠只有倆條45nm的產線在跑,他們可是足足有七八條之多,都降價,比丟掉這倆客戶損失都大得多!

這筆賬是誰都會算。

所以他們坐等龍工廠受不了損失的時候,低價加上更低的良率,龍工廠肯定是做一片虧損一片,友商就看龍工廠這種流血競爭能夠堅持多久!

當然這次他們都小看了柳若依的魄力。

如果是前個時空的張如金,還真沒有資本承受這種殺敵八百自損三千的放血式競爭。

但是柳若依給他說得很明白,產線運轉如果有利於良率快速提升,那虧損多少都不怕,一切以技術提升為考量,5年以內根本不設立利潤考核指標。

大家發獎金的依據只有一條,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基礎上縮小同友商的技術差距!

簡單地說,柳若依要的就是友商建立的同等制程工藝產線,每萬片產能成本龍工廠後面要低於友商就可以。

比如45nm制程產線如果競爭對手是15億美元5萬片每月產能,那麽低於這個資本投入指標建立同樣產能,那麽管理團隊的考核就是滿分,期權才會逐年解鎖變成管理層的。

這個指標促使龍工廠也好,內地的中鑫國際也好,全部都在玩命改良技術。

沒辦法,經過幾次注資後,內地的中鑫國際柳若依說話的權重也高了不少,最重要的是內地中鑫國際的期權也是柳若依拿出來的香江龍工廠的期權池。

大家共享技術進步,期權的分配上也是一視同仁,靠柳若依指定的指標考核來操作解鎖,在這一點上,就算是作為大股東的金海市國資說話都不好使。

沒錢說話就是不像柳若依那樣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