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逆勢擴張(第2/3頁)

柳若依駭然發現島內在存儲器方面的總投資達300億美元以上,擁有近20條12英寸晶圓生產線,產能位列全球第一。

然並卵,沒有自己技術的這些產能絕大部分代工,但是DRAM和NAND閃存價格的持續下跌完全超出市場預期,讓這些投資現在都陷入泥沼。

究其原因,島內的從事存儲器的業主太多,大家都是規模5萬片晶圓的中小型廠,而高麗SS公司是月產能達15萬片的超級大廠,運營成本高低一目了然,何況SS公司還有著自己的核心技術。

看到這些後,柳若依心中有數了。

...

...

克萊門特的效率超越了以前,不僅僅是因為柳若依給出的期權的胡蘿蔔效應。

更多還是在於柳若依簡化了公司董事會的決策程序,大幅度提升了決策效率。

相比以往臃腫的董事會,擁有絕對控股權的柳若依現在一言可決斷,讓克萊門特沒有了絆手絆腳的負擔。

這個人能夠爬到奇夢達的總裁位置,才能方面毋庸置疑。

何況現在克萊門特還有一種知恥而後勇的心態。

他很快理清出股權變動後的各方面關系,將重整計劃拿出來。

關閉島內和美國所有的工廠,在華夏內地至少建設12條12寸晶圓55nm制程產線,一舉將產能提高到同SS公司並列!

奇夢達的新計劃,成為了壓倒存儲器的最後一根稻草!

消息一出,島內上市的存儲器廠家股價暴瀉!東洋爾必達震動!海力士瑟瑟發抖!

就是現在的龍頭老大SS也有點懵逼了。

他說逆勢擴張,現在還是只是放嘴炮而已,真正落實到行動起碼還有倆三年,到時候還需要看情況再說。現在世界上的存儲器顆粒產能已經過剩不少。

奇夢達要建設12條新產線?!第一時間,SS公司認為這個只是放嘴炮,絕沒有這個可能性。

一條產線就算55nm產線從70nm產線改造過來少花點錢,加上工廠,如果新買設備的話怎麽著也要15億美元左右。

這算下來要花將近180億美元,誰瘋了會投入這麽多來進這個泥沼!

如果這話不是德國人說的,恐怕SS公司早就跳出來直接說對方吹牛了。

即便這樣,SS公司和島內公司這次有志一同聯合起來一起找槍手分析這個計劃毫無可行性,奇夢達如果真這樣一意孤行,整個行業一起跟著完蛋!

內存市場顆粒應聲再落,達到了全行業無差別打擊的程度,內存顆粒現在是全部現貨低於了材料成本價格!

雪上加霜的島內企業率先抵不住了,後台大老板出山登門拜訪了柳若依,請求放大家一馬。

然而柳若依主意已經確定,對此毫不動搖。

僵持了1個月後,奇夢達美國工廠產線搬遷和島內代工廠產線搬遷工作如期展開,奇夢達蘇州工廠易手金海中鑫國際,並且朝著月產能20萬片的規模改造廠房,市場現在開始真正相信奇夢達是玩真的。

咬牙還在苦撐著的島內存儲器後台大老板撐不住了,這是要雪崩啊。

為了挽回一點損失,現在他們不得不考慮止損。

如果等金海中鑫國際蘇州超級工廠建成,他們手裏的產線將會完全爛在手裏。

屆時就像TI對奇夢達美國工廠的出價一樣,一條70nm的產線連倆億美元都賣不掉!

因此柳若依這裏立刻變成了一個熱鬧的收舊市場,這些大佬還把張如金搬出來說情,說什麽華人不必為難華人。

柳若依看到情況果然像她設想的那樣,直接將中小型競爭對手洗牌出局,終於還是沒有趕盡殺絕,宣布全面接受島內“過剩”產能。

按照均價8億美元收掉了其中15條質量較好的,6條是90nm制程,9條是70nm或者65nm制程。

按照這個產能規模來看,一舉超過了SS公司。

這個意想不到的結局,讓SS公司目瞪口呆卻無可奈何,可是學著奇夢達計劃買進產線沒錢啊!

這些可是需要真金白銀投入的!雖然高麗是聚全國之力來搞,但是國力也不是無窮無盡的,何況還在眼下這個流動性全球金融系統都缺乏的危機中。

所以只能看著奇夢達在瘋狂擴充產能。還好瓜分了島內這些產線後,SS公司覺得還有一段緩沖時間,他們將有機會重新將產能第一的名頭又搶了回去,然並卵,他們會發現就算再搶回去這些根本沒有什麽大的作用了。

奇夢達的產能擴張計劃,並非是奇夢達公司投錢,這錢是由柳若依旗下基石投資資本投錢,為內地金海中鑫國際的存儲器代工分廠提供的資金。

按照現在的情況,頂多在6個月這些現成設備搬遷成功以後,從紙面的產能看,金海中鑫國際就搖身一變成為國際上第一大內存顆粒代工商,第二大內存顆粒制造商了。

當然事情沒有那麽簡單,突然增加這麽多的產線,合格的操作工程師不見得能夠跟上,更有產線良品率等很多問題要克服,所以內地在獅城和島內開通了常年招工點,吸引失業工程師前往內地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