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風暴來了(第3/3頁)

誰能夠跑得更快把32nm搞成熟,然後投入到28nm制程的研發中,誰就可能更快的完成28nm制程的研發工作。

進而在未來的制程之戰中,獲得一個寶貴的先發優勢。

張如金不覺得自己的團隊可以率先搞定28nm制程的約束。

只不過柳若依有錢,張如金自然要拼一把,提前將設備采購到家後,有了設備基礎上進行基礎研究的可行性。

這種交錯式基礎研發工作,對於資本消耗當然是非常嚇人的,不是大金主支撐,張如金根本玩不起。

但是現在有了這個資本,張如金當然就不客氣了,大把花錢來搶人,搶買設備。

只要能夠將研發成熟周期縮短一些,多出一些資金來張如金是根本不會在乎的。

現在大家最在乎的,不過就是盡早搞定新工藝制程,在這場無形的較量中,從落後快速變成領先。

否則以芯片加工贏家通吃的性質來說,先拿出來先進制程的公司就可以拿到利潤最大的那些高端客戶訂單。

而差一些制程工藝水平的代工廠,就基本上只能靠像撿漏一樣接手一些沒有什麽技術含量的加工業務。

這種訂單無論哪方面看都是沒有什麽太高價值的雞肋。高毛利訂單機是不會會讓新人獲得的。

有鑒於此,張如金對於研發當前規劃最好的工藝投資堅決,信心高漲。

而且還許下了重利,攻克下新工藝流程後,先前許下的期權直接兌現!不受5年服務期的影響;

同時獎金還要另外算,功臣們全部都有期權池期權再次分配的機會。

千裏奔波只為財的人,也不能說不對,至少那也是別人養家糊口的需求。

張如金已經這把年紀了,當然對於這些人情世故看得很清楚。

所以他的激勵方式也是簡單粗暴的:幹出成績來,立馬重賞!

對於中鑫國際的競爭對手來說,2008年年中就準備試產45nm的消息,讓他們嗅到了風暴將近,未來市場競爭將變得更加殘酷的味道。

大陸內地的中鑫國際由於制程限制,不可能拿到最新型號芯片加工的訂單,所以最賺錢的單子永遠都落不到內地的落後二代工藝制程上。

但是香江的中鑫國際卻不一樣,他們幾乎有了代表當前先進技術水平的工藝制程設備和組織者,完全可能搞定制程工藝的研發後拿下這些高端訂單。

盡管剛開始可能只是很少的客戶,不過經過試產說明工藝成熟度沒有問題後,拿出樣品來,香江的中鑫國際就非常有說服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