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冷處理(第2/3頁)

那麽柳若依不介意推動輿論,在國資流失問題上同對方較量一番。

ATV雖然被拿下了新聞頻道,瓊海衛視和網聚可是在柳若依的勢力範圍內,別的事情不好說,這個事情有理有據,柳若依不怕攤開了講。

永祥銀行雖然現在體量不大,但是也是根紅苗正的港資,大家真金白銀說話,誰都沒有意見,如果有人企圖搞區別對待,那柳若依也不是那麽好說話的。

回到香江,同梁柏恒這邊就這個事情交流了柳若依能夠接受的底線,柳若依就將這塊徹底丟給梁柏恒負責。

相比其他業務來說,柳若依覺得這才是永祥銀行當前頭等大事。

只不過這事急不來,內地的國資工作流程和節奏,同民營是倆回事。

單單是聽反饋,柳若依這邊就等了一個多周。鄭重那邊才致信梁柏恒,興龍同意將永祥銀行拉入戰略投資者名單進行談判。

雖然背後的過程柳若依不知道,但是有這個結果,柳若依清楚鄭重肯定是大力在推動。

否則這樣大的變化,是很難進入董事會層面的。

柳若依不管這事,開始按部就班推動自己的事情,首先就是永祥銀行的增資擴股。

經過前期一系列的整合和利好釋放,永祥銀行的股價已經翻了一番,這次柳若依決定采用定向增發和公開增發雙管齊下。

為了讓股民可以自由選擇,這一次增發50億港幣的方案是流通股股民優先認籌,認籌剩下的股份由柳若依旗下投資公司全部包圓。

這個提案動議已經在永祥銀行董事會通過,很快向股民公告消息。

如果是別的公司增發,股民肯定是用腳投票一大利空,認為是圈錢,但是柳若依金融才女的形象剛剛樹立起來,永祥銀行這個新擴張計劃市場看好的比看淡的人居然多。

使得永祥銀行的股價不但沒有下跌,反而有小幅度上漲,未來認籌增發股的積極性相當高。

更有一些機構投資者開始接觸梁柏恒,了解永祥銀行這個新動向的一些細節情況,以及機構投資的渠道。

梁柏恒雖然是金融界的一個老兵,對於這個情況也是有些意外,他還以為這個消息出來,永祥銀行股價會承壓有一段時間的跌落。

可能等到有大的機構投資者放出投資意向後,才有新的表現,雖然說柳若依不在乎股價漲跌,但是為了避免股價波動過大影響布局,還是準備了不下於十億的救市資金隨時準備入市拉擡。

畢竟如果永祥銀行的股價波動過大後,難免影響公司聲譽。

但是這個準備完全沒有用上,而且機構投資者熱情有點過高。

顯然市場上的機構投資者也很看好,正是機構投資者看好的消息散發出來,也是在這一波消息中起到了穩定作用,原來的機構投資者並沒有被消息嚇到瘋狂出貨。

反而有收集籌碼的跡象。

這樣一來,散戶心思也就穩定了。

永祥銀行的獅城分行消息早就公布,如今真金白銀的融資配套跟進,開始關注永祥銀行動態的鄭重心裏真的踏實了。

至少永祥銀行這邊說的話真不是隨口瞎扯,而是有著認真嚴謹的態度,在他的強力推進下,永祥同興龍第一次正式投資談判由梁柏恒帶隊在一個月後展開。

由於永祥這邊積極的估值認可和對未來興龍發展的一些觀點同董事會規劃的想法十分合拍,第一次會談雙方留下了相當積極的一面。

在這種情況下,原來的GIC這些投資者就有點坐不住了。

對於突然冒出來的永祥銀行,他們先了到處打聽情況,看看有沒有什麽內幕是沒有掌握的。

但是一番打聽後發現並沒有,這就開始露出獠牙。

這個投資戰略聯盟當然不希望提高估值同永祥銀行競價,而是利用自己的影響開始走上層路線。

各種方法詆毀永祥銀行,說什麽這家銀行在香江並沒有什麽實力,無法支撐這些投資,用這個消息來在股市圈錢......

無論是IFC也好,GIC也好,這些都是大有來頭的大資本,他們有資格直接在上層進行接觸和操作。

這一波操作雖然說經不起仔細推敲,但是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至少主管這塊業務的大佬,發出了指示“面對新一輪發展機會,興龍管理層要慎重,避免國資流失和不必要的損失。”

此言一出,董事會那邊立刻裹足不前,原定的永祥和興龍第二次談判被無限期推遲。

面對這個事情,柳若依沒法同對方拼上層人脈。

這事就這樣僵持在這裏。

倒是梁柏恒內地企業上市業務終於打開了市場,一家民營汽車簽訂了上市協議,由永祥證券保薦上港股的主板,為了拿下這家客戶,梁柏恒在柳若依的支持下,同意在一攬子上市協議中報銷的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