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隱憂和打氣(第3/3頁)

“這個案子,我同他們管理層聊過後,咱們再來談投資的策略。”柳若依淡然回答道。

“對於內地投資的考量,在我看來,最主要的是看管理層思路,然後是看未來的成長,當前價格的高低都是其次。”

對於柳若依這個獨特的觀點,梁柏恒只能報以苦笑,理論上他真是無話可說,但是這種戰略性投資,如果說價格都是其次,梁柏恒還真是很難苟同。

“老梁,這事我今天多給你啰嗦倆句,因為未來你這邊的業務重心是放在內地市場,”看到梁柏恒有點不以為然的表情,柳若依知道要給他提前打預防針了,以免梁柏恒執行中誤解自己的戰略意圖。

“看內地企業,目前來說最主要的就是看團隊,團隊給力,以內地的市場容量,幾乎大多數行業都有年增長超過50%連續發展很多年的優秀企業出來。”

“你看興龍就是這樣,資產、存款、貸款等主要業務指標,剛剛你說年均增幅都超過50%。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機會。這樣的企業,今天就算PB2拿下又怎麽樣?可能兩三年發展後PB就降低到1了。所以說估值PB2貴不貴?完全不貴啊!”

梁柏恒聽柳若依這樣一分析,他也是老投行,還是真是這個理,只是,50%這種高增長能夠持續嗎?

“別擔心增長率問題,”柳若依仿佛看到了梁柏恒內心深處的懷疑,“未來內地經濟總量,我估計將以接近倆位數的發展速度狂飆猛進,我觀察至少5年內都是這樣。”

2002年內地經濟成長率超過9%,柳若依做出這樣的預測也算是主流經濟學家們的看法,並不讓梁柏恒奇怪。只是梁柏恒沒有發現任何一個經濟學家有柳若依這樣說起來信心十足。

畢竟以內地這個龐大的體量,長期維持2位數經濟增長率簡直史無前例。

“所以,如果在這個市場中采取相對進取的心態做事,任何一個細分市場都是黃金發展的機會。比如我旗下極光傳媒,就準備從院線切入,別看內地現在電影票房就十多億水平,可是要不了幾年就會變成60億,100億了,甚至十多年後發展到幾百億都不稀奇!”

“內地有十幾億人口,一旦發展起來,只要我們肯簡單量化推演一下就知道,任何一個行業的機會都是一個現在我們想象不到的大數字。”柳若依接著給梁大師洗腦一樣打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