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明修棧道(第3/3頁)

注冊smartTV後,未來柳若依就算在智能電視技術相對成熟的時候插足這個領域也不稀奇,屆時將衛星電視接收系統和網絡電視系統集成進去,再進行大規模廉價銷售,成就網絡時代的新媒體神話也不會突兀了。

當然這些就扯遠了,在手機都還是按鍵的時代,有線寬帶才剛剛起步,現在如果同別人說十多年後的這些黑科技產品,恐怕就算大家接受能力再強,也會認為柳若依無稽之談了。

全媒體這條路,在柳若依補上了終端接收這個環節後,基本上就暫時補全了。

前端內容制作有自己的電視劇團隊和藝人隊伍,後端有播放衛星電視台和接受裝置的支撐,整個生態上面,現在放眼整個亞洲區都沒有別的媒體比柳若依的這個布局更加完善。

雖然說現在看起來要花不少錢才能將這個生態鏈打造起來,最終形成一個雄厚的媒體新勢力,有柳若依選擇電影和電視劇前瞻性極強的眼光,能夠抓住這個時期的爆款影視劇,那麽內容端就沒有虧本的可能性,過了幾年將各方面人才網羅到位,那就基本上什麽都不怕了。

想想未來內地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頂尖藝人都歸屬在極光傳媒旗下,每年出產三分之一左右的的影視劇節目和音樂產品,這樣的內容制作端已經可以讓所有競爭對手望而生畏了。

偏偏極光傳媒還有自己的渠道,無論是電視劇播放的衛星電視台,還是電影發行渠道,甚至接下來在進行極光傳媒的二次融資後,利用新融資的資金,柳若依就會進軍內地的院線市場,屆時利用寬裕的資金組織一條面向內地主要城市的院線,全媒體最後的環節真的就齊活兒了。

以後隨著技術的發展,在智能手機出現的時候,順勢切入到移動互聯網上,攜強大的內容資源和渠道資源,柳若依想不出十多年後誰家還有這麽強大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