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開辟新市場(第2/3頁)

劉宏偉當然很清楚這一行的潛在規則和套路,對於柳若依這邊的低價傾銷就沒有多大的抵觸,畢竟規模上去後,他的原材料采購成本和工廠加工成本會有較大幅度的折扣。

像衛星天線系統這種灰色渠道的產品,成本才是最大的門檻,一定讓劉宏偉確立了成本優勢,接下來競爭對手再怎麽抄襲,銷售量上不去規模一樣白搭!

不過,要取得成本優勢,劉宏偉很快就遇到了第一個難題開始向柳若依求援。

鵬城,景園春。

“Annie小姐,這次我們的機會來了,新開發出來的這倆款微型化衛星天線接受解碼系統,經過我們多方測試,接收效果明顯優於競爭對手,而且在成本上還有一些優勢。”

見到柳若依,劉宏偉先把好事說在前面。

“我聽說了,劉總有困難不妨直說好了。”柳若依笑道。“看來研發上劉總是下了不少功夫才取得今天這樣的成果。”

“呵呵,還是兄弟們給力,這幾個月加班加點幹活兒,總算是把Annie小姐的技術目標實現了,原來微型化以後對效果的影響也不大,當然我們開發的軟件信號補償算法也可以,高薪聘請的一個中科大高材生就是信號處理專業的,現在年薪30萬,比公司誰的工資都高,我們的副總都沒有拿到這麽多錢。”

劉宏偉半是表功,半是訴苦道。

“不過接下來我們要實現Annie小姐的市場目標,現在就遇到一個大難題,我們元器件訂貨如果規模上不去,訂貨的折扣就不高,相對來說成本同競爭對手拉不開。”

“劉總,生產管理方面我不懂,這倆款產品,你按照一年一千萬套的銷售量去計劃的話,流動資金方面大約需要多少?”柳若依直接打斷劉宏偉的訴苦。

今天來談的主要問題不就是這個嗎,柳若依懶得同劉宏偉繞圈子。

劉宏偉在鵬城,離香江不過一河之隔,接受了柳若依的投資後,當然對自己的金主有些了解,柳若依剛剛收購永祥銀行不久,盡管這個香江的小銀行在鵬城並沒有知名度,但是對於劉宏偉這種小蝦米來說,已經是一個龐然大物了。

所以遇到資金問題,劉宏偉並沒有在鵬城想辦法,而是將視線盯著柳若依身後的這個銀行身上。

“我們估算了一下,如果說要按照1000萬來計劃,初期流動資金需求在2億元以上,包括首批元器件采購、生產成本和渠道的鋪設,如果有2億資金,我們首批訂貨就可以做到百萬套以上,這樣拿到的折扣比起幾十萬這種訂貨數至少可以便宜百分之十五,我們元器件成本每套就能比競爭對手低十多塊了。”

劉宏偉沒有亂開黃腔,這些都是內部進行了嚴格核算得出來的數字,如果說計劃出貨1000萬套,易視科技立刻就成為鵬城衛星天線的出貨霸主,一年元器件供應就有十多億的銷售額,劉宏偉完全可以跨國中間商同原廠談判。

這樣剩下的錢,百分之十五都算是保守估計,省了一個渠道過程後,中間還帶來了少一個環節的稅費,對於某些稅費沒有減免的元器件來說,這個環節節省下來,可能百分之三十以上的空間都有了。

柳若依對這塊不熟悉,不過這些東西也瞞不過她。

“2億元,這個數目不小啊,劉總,單純從資金來說,這筆錢沒有什麽問題。”柳若依蹙眉,“不過這筆錢沒法從我私人過賬,需要走商業途徑,那麽在未來使用這筆款項的時候,可能會有不少的限制。比如,這筆錢只能放到香江永祥銀行賬戶上,我們要審核你的進貨渠道和生產渠道,直接付款給廠家。”

劉宏偉知道這筆款實在太大,相對於他這種規模的廠家來說,基本上沒有多少抵押,正常情況下銀行根本就不可能把這麽大的貸款給他。

不過劉宏偉心裏也不是打套取現金後就挪用跑路的主意,現在機會擺在他面前,這可是一年幾十億的大生意,運氣好一年就能夠賺幾個億出來,監管方面嚴格一點,其實對於易視科技的資金鏈和供應鏈是有好處的。

“沒問題,這點我完全能夠接受。”劉宏偉表態道。

“第二點,海外市場的開拓,我需要放到香江的一家公司名義上,這家公司總代理易視科技的全線產品,負責亞洲市場開拓,易視科技主要運營內地市場。”

柳若依第二個殺招祭出來後,劉宏偉頓時覺得有點牙疼。

雖然說沒有柳若依的注資和流動資金支持,劉宏偉憑借原來的小攤子,能夠在內地站穩腳步就已經非常不錯了,可是現在局面不一樣,眼看著有資金支持的話,亞洲市場都有望占據一個不錯的份額,柳若依要把這個市場一分為二,劉宏偉頓時就覺得肉痛了。

“Annie小姐,這個銷售渠道,能不能不這樣分開,易視科技統一管理的話,效率應該要高一些。”劉宏偉爭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