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大周自韓瑤光起,始有女子入畫院,做畫師。

韓瑤光,道號玄璣。韓國公子之曾孫,韓文誡公之女,常泰二十四年六月生於京城韓國公子府,母泰陽崔氏,太仆崔宣之女。幼有慧名。其父文誡公因妄言廢立而鴆,韓瑤光入教坊司,常泰四十三年因德才出眾封樂府令儀,常泰四十四年十月,歸於端王,始封良媛,景和二年晉良娣。景和四年,韓瑤光因貞靜賢孝被選中,出家入道,為安慈太後祈福。此後,其繪畫才能逐漸展露。景和五年,上命追思安慈太後,韓瑤光獻畫像於大周畫院,後入選,受畫院六品供奉虛銜,此後多次在畫院講學,並上疏請奏,請開女子入考畫院之先河。其弟子梁素功、陳問寒、彭澄硯等先後入畫院,為畫師,各創其派,風格各異。

景和六年春,韓瑤光奉旨出京遊歷,至潯陽、晶門、宛州,經宛州路嶺南,至泉州,一路留有畫壁若幹。其中宛州落霞山望仙谷畫壁軒麗龐大,高百尺,方四十余尺,上有天宮神獸,瑤台仙山,下有人間四時常樂清歡,常人以為非凡人能為。畫壁署名“玄璣”者,韓瑤光也,而“玉衡”者,無人識。

景和六年七月,韓瑤光在泉州建“嶺南畫院”開館收徒,並在泉州多處道觀佛寺留有畫作,其中泉州水月祠壁畫及正殿碧水元君塑像尤為一奇,附近州縣多有入水月祠觀畫觀像者,多有布施,皆用於收養棄嬰。

翌年,韓瑤光在泉州所收弟子進京,投考畫院,王若平、付珊蘭、齊珩等人入選,各有成就。

韓瑤光在泉州盤桓數年,收徒無數,撫養水月祠孤女棄嬰,教授畫扇、簾帳、屏風等技藝,此後泉州畫扇馳名遠近,景和十年時由泉州市泊司使進上,後成貢品。泉州素有洗女之風,至此逐漸禁絕。善畫女子仿照江南繡女結畫社,或自立門戶,或結社而居。

景和十二年後,嶺南畫院漸有與大周畫院分庭抗禮之勢,漸成“嶺南派”。嶺南畫院每年六月“開放月”,有教無類,凡想學畫者,不拘出身,均可入內旁聽。此後常有北方畫者前來旁聽。

景和十四年夏,韓瑤光由泉州經淳州,入茜香國,為安慈太後立祠畫壁。後一年,遁然遠遊,不知所蹤,眾說紛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