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新方向(第2/3頁)

見元康郡主已經被哄住了,瑤光又叫翠羽取一套速寫用的紙筆送給元康郡主,就在亭子裏演示她是如何畫畫的。

瑤光畫起池上風景,只幾下便把遠處的山巒,近點的廟宇樓閣,及至眼前池上點點波光,點綴其中的小小蓮葉全都畫下來了。

元康郡主在她的指導下試著自己畫了幾筆,“果然有趣!韓姐姐,你真是個妙人!”

紫翎等人笑道:“郡主是沒看到我們姨娘給太妃獻上的一葉觀音圖,那才叫神乎其技呢。”

元康郡主聽了,十分向往,又問紫翎,“你們為什麽一直叫韓姐姐‘姨娘’?不該叫她韓良娣麽?”

紫翎等人嚇得伏地請罪。

瑤光讓她們起來,跟元康郡主說,“是我從前讓她們這麽叫的。不管叫什麽,都是一個意思。追究這些幹什麽呢?”想到也該讓紫翎她們改口了,就說,“你們今後就叫‘良娣’吧。”

元康郡主聽了,露出幾分不忿的神情,暗自揣測瑤光在端王府處境一定十分艱難。在心中又把她堂哥端王罵了一頓。

又在亭中坐了一會兒,就有人來請她們回去吃午飯。

飯後,廬陵王的車修好了,王爺王妃也從太妃那兒打聽到了備選的那些宗室子弟的情況,一家不敢再有耽擱,稍事休息就向廣泰公主和太妃告辭。

元康郡主拉著瑤光的手依依不舍:“不知何時能再相見。”

瑤光安慰她:“既然都在京城,總能再遇到的。”

廬陵王妃見了,同太妃笑道:“華婷倒和她投緣。方才在園子裏還一同畫畫來著。”剛才用飯時他們見太妃不以尋常姬妾對待瑤光,便知道她頗受看重。

果然,太妃道:“瑤光那孩子人品穩重。她這陣子迷上作畫了,鎮日筆不離手的,倒也畫了一兩幅能入眼的,巴巴地裱好了送到我這兒,也是她一片孝心。”

說著瑤光,太妃就想到了林紋,不由又覺氣悶。轉眼林紋回鎮遠侯府已經要半個多月了,每隔幾日太妃派人借問候老侯夫人的機會詢問,老侯夫人都回說“病還沒好”想多留林紋一陣子。

到底怎麽回事,大家心知肚明。林紋還沒完成再教育唄。

廬陵王妃聽了,也隨口贊瑤光幾句。

他們這次帶著小閨女來京城,也有為女兒在京中擇婿的意思,到時候還得請太妃幫忙打聽適齡公子的人品家世,若是太妃能出面帶郡主與京城貴婦們交際,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其實能幫她們快速進入京城交際圈的最合適人選是端王妃,只可惜今天沒見到,不知她脾性如何。韓良娣雖然好,卻不頂用。難道韓良娣能召開賞花會、茶會、生日會請她女兒和京城的小姐太太們交際麽?

送走廬陵王一家,廣泰公主和太妃又說了一會話,便各自去休息了。

瑤光找到李嬤嬤,問起她廣泰公主的事。她對廣泰公主出家做道士這事很感興趣。

事後證明,她的直覺的正確的。

據李嬤嬤說,本朝自開國以來,幾乎每代都有公主出家做道士的。

公主出家做道士的風氣,是從前朝大元朝開始的——這個元朝並非瑤光所知道的元朝,皇帝一家子姓姬。元朝之前的朝代是虞朝,皇帝們姓謝。至於現在的大周朝,皇帝是姓檀的。總之,從唐之後,就十分架空。

李嬤嬤見瑤光問起朝代更叠,正有些奇怪,瑤光又把話題拉回來,繼續說起公主出家當道士。

元朝到了武肅皇帝時,武肅皇帝的姐姐順陽長公主嫁人五年無出,與駙馬和離,就出家做了道士。武肅皇帝是個姐控,就封長公主為順元護國道君,還在京郊興縣原先的皇家獵場尋了一處地,蓋了一座順元宮。順元宮中有道觀有別墅有花園,花園裏還有溫泉,皇帝每年打獵的時候就會跑到順元宮和長公主一起遊玩。

瑤光聽到這裏心中嘀咕,這武肅皇帝姐控得很容易讓人想歪啊……

果然,她這邊思維剛一發散,李嬤嬤也發散了,說起了順陽公主與原駙馬和離了五年後有了私生子。這位公子後來被武肅帝賜“姬”姓,長大後還因為軍功封了侯。

有順陽公主做榜樣,皇室出家的公主就越來越多了,到了元憲宗年間,憲宗皇帝長壽,一共生了六十多個孩子,活到成年的有三十多人,十九名活到成年的公主中倒有十四名公主出家做女道士。

為什麽公主們紛紛出家當女道士呢?因為從虞朝開始,就有這麽一條法,公主沒混上品階就不能開公主府,或者只能等到新皇帝登基,求新皇賜個恩典才能開府。因此沒開府的公主也得和尋常女子一樣,侍奉公婆,養育子女。別說駙馬也可以納妾了,被家暴死的公主都有呢。

但出家了就不一樣了。

不管受寵不受寵的,能不能開府,公主們到了及笄之年都會有一份豐厚嫁妝。出家,嫁妝是交給公主自己掌握的。同樣一份嫁妝,嫁人要管著一大家子人的人情往來,打賞奴仆,生兒育女後還要給孩子們準備嫁妝聘金,哪有自己握在手中自在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