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下旨(第2/2頁)

眼見著臣子們又有爭吵之意,李啟天的不耐煩幾乎都要寫在臉上。

“肅靜!”熊金水察言觀色,見李啟天如此不悅,忙高聲呵止了下面大臣的爭吵。

眾人擡眸看向端坐在禦階之上的李啟天,後知後覺的發現,聖上似乎是不想讓忠順親王繼續守在邊關的。

只是打仗都打的差不離了。正快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聖上卻偏僻不讓忠順親王打完了這場仗,就像是怕他沾了什麽功勞似的。

但是天子已有不悅之色,既然肯這般提出要求,便是已經做了決定,他們再多言也改變不了事實,反而還會激怒天子,不知會發生什麽事來。

在魯莽的人,也知道不能繼續惹怒天子。

是以在天子高高在上的注視之下,眾人再不敢出言反駁。

李啟天的旨意當即便被擬成了折子,以讓忠順親王養身體為由,急召忠順親王回京。

旨意被人快馬加鞭的送往邊關。

此時逄梟與季澤宇等人剛剛結束了一場戰鬥,韃靼人遠遠地紮著帳篷,臉面的白色帳頂在陽光下仿佛連城一片泛著泡沫的大海。

季澤宇舉目遠眺,隨即低聲嘆息道:“虧得咱們把握機會,將人給趕了出來,否則一勝一敗之間還真是說不準。”

逄梟點頭,笑道:“是啊。有陸衡在,戰場的事還真的不好說。”

就在二人悄然舒一口氣之時,虎子面色嚴肅的引著個年輕的內侍來。

小內侍也是第一次做傳旨這等事,一看到逄梟立即便被他周身上下的凜冽氣息震懾了,嚇的腿肚子轉筋,怕是一句話也說不完整。

逄梟知道這些傳旨的內侍,一旦遇上聖上下的旨意會引起兩方不快,有經驗的老內監是絕不會上趕著出來的。想來眼前這個小內侍也不過是剛十六七的樣子,在後宮之中著實算是年輕的了。

“王爺。奴婢奉旨給您送聖上的旨意來。”

小內侍雙手將旨意奉上,這倒是讓逄梟驚訝了一番。畢竟每一次熊金水來傳信時都會仔細宣讀聖旨,他不管聖上說的那些是否合理,也是要小心的空置情緒,不能讓小內侍們瞧出來端倪,而彼時熊金水則是會以高高在上的語氣再選擇他。

逄梟將聖旨展開,一目十行的看過,挑起了劍眉。

逄梟的異常被季澤宇看在眼中,不由得低聲問:“可是聖上又有吩咐?”

“聖上宣我回宮,說是怕我在此處太過勞累,讓我立即快馬加鞭回京城好生調養身子。”

季澤宇挑眉,將信紙接過來,看了看問:“你打算怎麽辦?真的要回京?”

逄梟面色不變的低垂眼眸,“這次若是真的回去,怕是以後都要出不來了。”

季澤宇面色一沉,斜睨站在一旁的小內侍一眼,將那小內侍嚇的渾身一抖不由得後退了兩步。

季澤宇在逄梟耳畔低聲道:“你也覺得此行不好?”

“是。”逄梟抖了抖聖旨,“臨陣換帥乃是軍中大忌,天子也是行伍出身,不會不清楚這一點,可是他依舊下了這樣的旨意,便是已下定了決心。我想一定是什麽事刺激到了天子,讓他下了這樣的決定。”

季澤宇想了想,道:“左不過是妒忌吧。”

逄梟苦笑,“我又有什麽好叫人妒忌的。”

“天子的性子就是那樣,他不看自己擁有什麽,只看別人比自己多有了什麽。不說別的,天子自私單薄,而你家秦氏剛給你誕下一對龍鳳胎。天子為一己之私,耽擱了戰事,而你卻帶領是兵馬直將韃靼人驅趕出了大周國土,這樣的對比就足以讓天子心懷怨恨了。”

逄梟不得不承認季澤宇所說是對的。

但他覺得李啟天即便是嫉妒,也會當著人前盡力壓制,不會這般急著換帥召他回京,連臉面都不在乎了。

足可見這一次的危險。

季澤宇問:“你打算怎麽辦?真的接旨回去嗎?”

逄梟一時間有些猶豫。

若不回去,李啟天處便有話說了,想怎麽給他扣帽子都使得,因為他沒在京城,根本就無法控制言論,若是傳出個什麽不好的來,他的一世英名就全毀了。

可若回去,逄梟也急知道這一次怕是兇多吉少。

“眼下韃靼戰事正視關鍵時刻,眼瞧著咱們可以將韃靼人直接攆去他們的土地上,我這會子走,著實太過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