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輿論(第2/2頁)

秦宜寧也依著冰糖所言,逐漸增加了飯量,許是信念更加執著,她整個人仿佛都充滿了力氣,閑著無事時還會帶著人去城裏和城外的粥棚幫忙。

王爺為了能讓大家吃飽飯自掏腰包,王妃那樣精雕玉琢似的美人兒又每天都混在粥棚裏盡做一些粗活累活,時而還會組織吃飽了飯的男丁去城裏修繕房屋,搭建窩棚,天氣轉寒,也好收容外地而來的災民。

王爺與王妃這樣親力親為,著實令人動容。

逄梟和秦宜寧在金港附近的名聲比從前還要響亮,人人提起這夫婦二人都要比起大拇指稱贊。

一晃眼半個月過去,朝廷的賑濟依舊沒到,但是金港的百姓已經看到了生存的希望,而這些都是忠順親王給大家帶來的。

“王爺,這些日子真是多虧您和王妃,金港的百姓安頓好了,外地來的災民也妥善的收容起來,登錄在冊,大家夥兒今年冬天只省一點,怎麽也能熬過去,這些都是多虧了您。您這會子要走了,下官和金港的百姓們著實是舍不得。”

陳知縣說的發自內心,感人肺腑,聽的周圍眾人都禁不住眼眶發熱。

逄梟笑道:“本王奉旨賑災,不能停留在一處,南方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本王。陳知縣是心思醇厚之人,加之能力卓絕,一心為民,將來一定會大有作為,將金港交給陳知縣,本王也很放心。”

陳知縣被誇獎的紅了臉,對於他來說,逄梟這樣位高權重、用兵如神又人品貴重王爺對他的評價,著實要比考績評優還能讓他開懷。

告別了陳知縣,逄梟便依著原計劃帶著秦宜寧啟程。

誰料剛出城門,便看到了路兩旁骨瘦如柴的百姓。秋日裏風冷的很,災民們穿的都單薄,但一個個伸長脖子看著城門前,並沒有人想先離開。

眼見著逄梟一行的隊伍出了城門,人群之中有人說“來了來了”,隨即便有人帶頭,一眾人跪下高呼著“王爺千歲”,還有人已感激的泣不成聲,高聲謝王爺活命之恩。

秦宜寧與逄梟並肩坐在車中,聽到那震懾人心的呼聲,看到這般熱烈的場面,二人心中都十分動容。而跟隨逄梟的謀士此時也一個個與有榮焉,只覺自己追隨了這樣一位仁慈英明的主子是無比正確的選擇。

因逄梟早有準備,接下來賑災的路程雖有坎坷,可到底一切也都在逄梟的掌握之中。

只是逄梟這廂剛取大陸來至下一個城鎮時,京城中李啟天也得到了金港傳來的消息。

“他自個兒出錢賣糧?”李啟天泄憤一般將折子往桌上摔,“就顯擺著他仁義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是天下之主,朕都沒處倒騰銀子去,他哪裏就有?”

熊金水低垂眉眼,竭力的減少自己的存在感。禦書房中其余小內侍也都將頭埋的低低的,生怕自己成為聖上下一個遷怒的目標。

李啟天氣的來回踱步,韃靼戰事吃緊,高文亮不中用,同樣的虎賁軍,在高文亮手中一成力氣都沒發揮出來,季澤宇咬牙堅持,可到底軍餉跟不上,將士們餓著肚子打仗又能發揮幾層?

可韃靼有陸衡助陣,思勤本人便是狡詐多端,加上一個狐狸似的陸衡,再有陸家的經濟支撐,這一仗打的著實太過艱難。

“熊金水。”

“奴婢在。”熊金水躲不開,只好低著頭上前來行禮。

李啟天道:“去把雷國能和宋德秋給朕叫來。”

“遵旨。”熊金水立即應下,飛奔著去尋這兩位大人。

而逄梟這裏呆著秦宜寧又來到一座新城,發現陳大人當日所言造出的影響竟波及這樣遠,秦宜寧便有些擔心。

“百姓們信任你,對你的評價高,這些都是好事。可是我還是有些擔憂。名聲是想要,可是我也不想讓天子疑惑你的銀子哪裏來的。若是他不說那是寶藏,而是誣賴你這些年貪墨呢?”

逄梟點頭:“這些都有可能,不過好在謝先生給想了個好法子。”

“什麽法子?”秦宜寧好奇。

逄梟卻賣了個關子:“現在不告訴你,待會進城時你就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