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來信(第2/2頁)

徐渭之的話有所保留,但聽話聽音,他已經表達的很清楚,陶漢山必定是已照著信中所寫,將寶藏即將運往萬舟鎮的消息告知了天子。

以李啟天多疑的性子,加之他對寶藏的看重,此番必定會急著趕來。

甚至,先前已經被逄梟成功劫到手中的寶藏,也很有可能被李啟天惦記上。

逄梟道:“陶漢山刺殺宜姐兒,著實可惡。但多年來他的性子本王也了解。這一次如徐先生所言,這信應該是真的。他對於權力的渴望極大,恐怕還在將希望寄托於本王身上,所以他一自認為最好的方式來輔佐本王。”

略一沉吟,又道,“本王認為,陶漢山的能力還是值得認可的,他對權力的野望也讓他暫且不會出賣本王。所以運往萬舟鎮的這批貨物,咱們最好暗中觀望。”

謝嶽、徐渭之、湯秀都跟著點頭。

謝嶽佩服的道:“王爺知人善用,心胸寬廣,對陶漢山那叛徒都能如此寬容,著實令人感佩。”

逄梟擺擺手道:“不是本王寬容,而是現在越發的了解陶漢山此人了。”

“不過我有些擔天下大亂。”秦宜寧斂額道,“以聖上的性子,必定第一時間快馬加鞭而來,他對寶藏那般看重,到時候聖上為了寶藏而離京的消息就會不脛而走。”

秦宜寧呼出一口氣,略有些沉重的道:“我的人送的消息,南方如今水勢雖有停歇,可各地的糧食也是當真不夠吃了。老百姓挖野菜扒樹皮來充饑。這樣的時候,朝廷賑濟遲遲未至,聖上卻又為了寶藏之事大張旗鼓鬧將開來,誰知道會被有心人傳成什麽樣子?

“那些百姓們餓著肚子,眼看更大的饑荒就要爆發,天子還不給他們賑濟,只知道去修皇陵、挖寶藏,如此不為百姓著想,萬一群情激奮,反了他該如何是好?到時候可真就是天下大亂了,這天下才消停了沒多久啊。”

秦宜寧的一番分析句句入理,幾人都不由得心內沉重。

謝嶽片刻後道:“王妃說的在理。正因如此,咱們為得到那寶藏所做的一切才沒有錯。其實說是寶藏,這些也都是當日燕朝昏君搜刮百姓而得來的,若能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也算是一件好事。”

“正是如此。”逄梟道,“如今事情復雜,咱們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陶漢山將此事告知天子,未必沒有想刺激天子做出過激行為的考量在。咱們就靜觀其變,若是天子不來,咱們便可得手,若是來了,便要從長計議了。”

“不然。”秦宜寧搖頭,“恐怕聖上真的來了,就沒有咱們從長計議的時間了。”

秦宜寧一提醒,逄梟立即就明白了,恍然道:“以聖上多疑,只會懷疑到我頭上,更有甚者,陸衡會攀扯上我。”

“正是。所以王爺最好提前坐下準備了。”

計議已定,秦宜寧便不再多留,以免打擾逄梟與謀士商議其他事,獨自回了內宅。

寄雲正指揮小丫頭們打掃院子,見秦宜寧回來了,笑著上前來迎,“王妃,您回來了。”

“嗯。我讓你打探的事兒,你可打探清楚了?”

寄雲點頭,隨秦宜寧進了屋,去八仙桌旁倒一碗茶來放在她手邊,這才道:“王家看起來一切如常,府裏伺候的人依舊不多,不過我聽一些人謠傳,說王大善人似乎得了癔症。”

“哦?”秦宜寧端起茶碗的動作一頓,隨即冷淡的笑了,“他這是還不足呢。”

寄雲疑惑的看著秦宜寧。

秦宜寧便道:“他心裏仇恨奪走他財產的嶽家,恨他妻子負心薄幸,從而遷怒了整個丹福縣的百姓。因為丹福縣百姓大多數來自三個家族,而三個大家族又相互影響,百姓們也都迂腐的聽信什麽家訓,不在乎法度,他被謀奪家產,丹福縣百姓即便知道了也沒有人給他出頭,因為他是外地人。

“他一直想報仇,當日程知縣所作所為便是他背後出的主意。他恨不能聖上將丹福縣百姓全殺了他才能泄憤。早年,他背叛櫻井,後來他又利用櫻井。如今他的目的沒有達成,想是受了刺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