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托付(第2/2頁)

秦槐遠、謝嶽和徐渭之聞言就都看向了秦宜寧。

秦宜寧微微一笑,“父親放心,局勢雖然緊張,可也不至於就到了要命的時候,這次回京,我擔心聖上會尋借口彈劾王爺,到時抗旨的帽子扣下來,與從前之事來個數罪並罰,怕是要動及根本。”

秦槐遠頷首,笑道:“你既能提出來,便是有了一些想法,你且說來聽聽。”

秦槐遠的語氣,讓秦宜寧想起當初未出閣時,她就經常在書房陪著父親聊天,每每父親都會耐心的教導她,不論是在內宅與人相處之道還是針砭時弊,她總是能從父親這裏得到最好的答案。

秦宜寧眉眼彎彎的笑了,“父親是要考較女兒?”

秦槐遠顯然也想起當初那些歲月,不由笑容越發的溫和了,“你說說看,想法拿出來大家議一議。”

“有父親和兩位先生在,我便拋磚引玉,將想法說出來,大家一同商討。”

秦宜寧斟酌片刻,道:“我的意思,此番抵達京城之前,需要做兩件事,第一是尋找籌碼,第二便是造勢,我先說這造勢……”

書房中一片安靜,秦宜寧話音不高,卻字字猶如珠落玉盤,清晰可聞。徐渭之與謝嶽聽著,身子都不由得向前傾,眼中滿是沉思,逐漸精芒閃爍。

秦槐遠則是單手捋順著胡須,面上帶著微微的笑。

逄梟回頭看著秦宜寧侃侃而談時顧盼神飛的模樣,欣賞與喜愛之情根本藏都藏不住。

待到秦宜寧反詳細將計劃說罷,徐渭之先是撫掌道:“王妃思慮周全,真不愧是秦公的血脈,稱一聲女諸葛也不為過。”

謝嶽也道:“此法可行,雖然有些冒險,但這次回去本來就是要面對危險的,咱們走在明處,聖上又要愛惜羽毛,自然不會比在外更麻煩。”

秦槐遠點點頭,“老夫也有幾點想法,你們到了京城要注意。”

秦槐遠慢條斯理將自己想到的所有可能發生的意外,以及面對那些情況的解決辦法都說了一遍。

謝嶽和徐渭之聽著,間或詢問或者補充,幾人商議過後,前途雖然渺茫,但心裏卻已都有了底。

至少,他們現在有了大方向,不至於兩眼一抹黑。

一番事情議定,逄梟恭敬的詢問起秦槐遠啟程的日子。

秦槐遠嘆道:“自然是越早越好。便是近幾日吧。往後雖可通信,但到底山高路遠,鞭長莫及,日後你們的路,就要靠自己走了。”

站起身,秦槐遠拱手給謝嶽與徐渭之行禮,“日後多要仰仗兩位先生。老朽在此拜托二位了。”

謝嶽與徐渭之連忙避開,恭恭敬敬的還禮,“秦翁休要如此,我二人都是王爺的幕僚,為王爺出謀劃策本就是分內之事,何況王爺待我二人素來真心實意,信任有加,能夠追隨王爺起事,是我二人此生之幸,如何能當得起秦公這一禮。”

“老朽是以一個父親的身份,二位都是他們的長輩,自然擔得起。”秦槐遠再度行禮。

兩廂相互行禮還禮,場面有些好笑,但更多的卻是動容。

秦宜寧此時真切的意識到,她與秦槐遠或許經此一別,一聲都無緣再見。

不只是秦槐遠,她的母親,她的親人,她的孩子……

如果此番不成,她與逄梟埋骨於山河,她的家人便將要在沙漠中的那片綠洲生活下去了。

“父親。”

秦宜寧繞道前方,提裙擺雙膝跪地,端正叩頭。

逄梟也與秦宜寧並肩跪下,行了大禮。

“父親,女兒不孝,不能讓您省心,不能承歡膝下,反還帶累您遠離故土,有家難回,更要讓您擔負起整個家族的命運,還要讓您幫著照看孩子……”秦宜寧眼淚撲簌簌落了下來,“女兒心中有愧,若我有萬一,今生恐無法報答父親,還望父親保重,多添餐飯,增減衣裳,愛惜自身,望父親安享此生,再無煩累。”

秦宜寧說著,重重的叩頭。

逄梟也緊跟著叩頭。

秦槐遠聞言,淚水在眼圈裏打轉,卻始終未落,雙手攙扶起秦宜寧與逄梟:“好孩子,為父知道你們的難處,況且事情也未必會如你想的那般糟糕。你放心,家中為父自會照顧,昭哥兒和晗哥兒為父也會用心教導。你們只管在外放開手腳做事,無須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