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順從(第2/2頁)

秦宜寧道:“吳知府,本王妃當你是個清正廉明的好官,一直還對官府抱有希望,難道這是本王妃的錯?昨晚在客棧跨院的那一場火災,我相信住在不遠處的知府大人一定看到了吧?可為何這麽近的距離,從失火到救火成功,我都沒有看到過吳知府的身影出現在火場呢?

“你可以說那一切都是巧合,可是現在呢?有人帶著人當街行兇,且毫無根據的詆毀本王妃,你身為朝廷命官,卻不肯仔細調查清楚,還帶著人來想應將我抓走。怎麽,難道吳知府還打算屈打成招不成?”

吳知府被秦宜寧的一番話說的直戳心窩,啞口無言。想不到這位王妃竟然如此的牙尖嘴利,且一句句都能說在理上,讓他根本無從辯駁。

他即便是做了傀儡,也不願意在百姓面前跌了自己的風度。唯恐秦宜寧再說出什麽來,吳知府立即道:“王妃不要強詞奪理了。自古就有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之說,如今你既有縱火又縱仆行兇的嫌疑,那麽便要跟著本官去衙門裏受審,難道王妃的大道理只是約束別人的,您自己這裏就不管用了?”

秦宜寧冷笑了一聲,“真是有趣。既然知府大人邀請本王妃衙門裏一遊,我自然不好下了你的面子。只是你也要想清楚,凡事都有個因果不是?”

這一句等於在告訴吳知府,如果她有個萬一,或者他帶著的人有了個萬一,吳知府要面臨的,將會是忠順親王一派最為瘋狂報復。

吳知府聽的打了個哆嗦。

著實是逄梟兇名在外不是一天兩天了,他的種種手段都不是他一個小小知府能夠扛得住的。只不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他想保命,想富貴,在劍川這一畝三分地上就只能依附於秋家。

秋源清很有可能是秋家下一任的家主,他也不知要在劍川繼續呆著多少年,如果開罪了秋源清,未來的日子可怎麽辦,他妻兒老小怎麽辦?

吳知府搖著頭,心裏無奈又苦澀,唯一一點值得安慰的是忠順親王並沒有來到劍川,而且劍川關極為險要,當真是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忠順親王就算再用兵如神,恐怕也沒法帶兵攻進來吧?

那樣他所要依靠的依舊還是秋家。

思及此處,吳知府已經打定主意,吩咐人去將秦宜寧一行人抓起來。

秦宜寧給穆靜湖使了個眼色,示意他要冷靜,不要輕舉妄動。其余人也都停了聽的吩咐,並沒有抵抗。

只是在眾人沒有發現時候,驚蟄和小雪已經悄然退後,借由精虎衛們高大的身軀做遮擋,悄悄地退到了臨街的那一面窗,仔細觀察了外面的情況後,就如同兩個不引人注意的影子一般,悄悄地潛了出去。

發現場之人都因為秦宜寧與吳知府之間的一場言語交鋒,將注意力都放在了這兩人的身上,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那群身材魁梧的精虎衛身邊,會悄然的少了兩個人。

秦宜寧帶著人下了樓,毫不抵抗的就跟著吳知府和秋源明、秋源清兄弟離開了客棧。

秦宜寧問道:“吳知府打算幾日時間破案?本王妃雖然是面和心軟,好說話,卻也不是一點脾氣都沒有的。你平白無故給我安一個縱火又行兇的帽子,連個證據都沒有就敢誣陷人,我可以理解為你勞累憂思過度一時口誤。然而我配合你,你也不要得寸進尺!”

吳知府被說的面紅耳赤,他本來就心虛,這一次全然是為了配合秋源清才出馬抓人的。被秦宜寧這麽一說,吳知府更加無顏見人了。

秋源清適時地打破了吳知府尷尬,道:“王妃是金枝玉葉,就算是有錯,也不能關在知府衙門的牢房裏去。知府大人能不能給在下一個薄面,身允許王妃住在秋家客院?這樣一來大人提審也方便一些,也不至於讓王妃受委屈?”

吳知府歡喜的連連點頭,他可不想伺候這麽個牙尖嘴利的人。能去秋家住不是更好?

秦宜寧聞言,心內的防備又多了幾重。她現在看出來了,秋源清的目的或許並不是為了給秋飛珍出口氣,也不是為了六房的秋源明。

他為的,或許只是將她關去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