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3/6頁)

陳王一躬身,對著建光帝道:“稟皇上,臣推舉大理寺卿錢士傑,此人統領大理寺多年,能力過人,此次戶部之事交由他徹查必是可以查個水落石出的。”

見陳王仍然推舉錢士傑,建光帝不動聲色的冷哼一聲,這陳王的膽色倒也不小,自己都問到跟前了,他竟然還是推舉自己的人。

對於此人,建光帝當然是不肯用的。戶部犯事的人是陳王的人,調查的人再是陳王的人,還能查出個什麽來,必定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結果肯定是隨便推個替罪羊出來就是了。

建光帝還未表態,晉王一系已經就陳王推舉的人選提出異議。兩方人馬早就鬥的刺刀見紅,如此利益攸關的爭鬥時刻也就不必隱晦留面子了,晉王的人說的很是不客氣:“稟皇上。微臣以為陳王推舉之人不可用,這錢士傑一向跟陳王過從甚密,而戶部之事陳王一向也是參與頗多的,如此,這錢士傑當是要避嫌才是,否則恐難公允。”

這個理由很直白,也很有說服力,至於其它的能力、資歷問題也不必爭論了。建光帝當即點頭下注腳:“嗯,這樣看來,大理寺卿不能審理此案。諸位臣工以為派何人去才合適?”

晉王這邊的發話很是不留情面,陳王一系也不是吃素的,皇上已然當朝下了判詞不會用他們這一系的人了。既然如此,那也不用手軟了,我的人上不了,你的人也休想上去。

於是,陳王一系猛烈的扯晉王的後腿,堅決反對用刑部侍郎周倬正,理由除了先前陳王說的而外,又當朝挖出了不少周倬正好些似是而非的黑料,朝臣黑人也跟那些八卦之婦沒什麽兩樣,氣得周倬正當場吹胡子瞪眼的反駁回去。

一時間,朝中吵成了菜市場,建光帝要不是因為戶部的事情實在糟心,說不得還得津津有味的聽上一陣子的。可眼下,他卻是沒有那麽多的耐心的。

見眾人越吵越不像話,建光帝忍不住拍案怒喝:“都給朕閉嘴。”

皇上發話,眾人當即閉嘴。

終於安靜了,看看這樣吵也不是辦法,建光帝直接點名:“陳愛卿可有舉薦之人。”

陳閣老也是早有計較,現在這種情形,晉王、陳王的人肯定是不能用的,陳王想和稀泥掩下此事,晉王是想就此狠狠打擊敵手一把,越重越好。當然了,不光是晉王、陳王的人,最好是幾家王爺的人都不用。戶部這個油水足的部門,哪個王爺都想摻和一腳的。

陳閣老伴君多年,當然明白建光帝的意思的。建光帝是想趁此清理一下戶部,但也不想就此牽連過廣,動搖國本的。陳閣老從容上前答道:“皇上,戶部之事不小,當是要有威望有資歷之人主導才是。臣舉薦鎮國公。”

鎮國公?

建光帝將目光投向了一直沉默不語的鎮國公身上。

鎮國公其人能力、資歷、威望當然都是沒什麽可說的,尤其是還是武將,跟文臣之間也有距離。如此,當是可以用的?

思慮幾許過後,建光帝點名鎮國公:“讓你徹查戶部,沈卿可有異議?”

對此鎮國公當然是沒有異議的。

鎮國公上前,聲若洪鐘的領命:“為軍分憂乃是臣之本分,怎可有異議。如皇上要用臣,臣隨時赴命。”

建光帝就是喜歡武將這斬釘截鐵的效命聲,不像那些文臣一個個拽文繞圈子,當即拍板道:“如此甚好,此事就由沈卿前來主導。”

沈崇乃是武將,對朝中六部之事一向涉入不多,由他做了定海神針,還得給他配個得力的文臣副手才是。

趙秦這折子參奏的戶部之事甚是積病深重,當是要趕緊解決才是。要想此事順利查清,主副手最好齊心。對於此事,建光帝也無意於搞什麽制衡之術了。

以鎮國公如今的地位權勢,想必不會就此墮了自己的名頭的。建光帝很是給面子的讓沈崇自己選一個副手。

沈崇略加思索,抱拳推薦:“皇上,臣舉薦兵部右侍郎章林江。”

章林江?此人素有純臣之稱,幾邊不靠,如此甚好。

幾家王爺都是自己的人上不了,也不讓對方的人上。現在出了個中立派章林江讓大家心裏稍安。眾人也算是無有異議的通過了。

這次朝堂議事費時頗多,散朝之時已然是午後時分了。

鎮國公隨著眾人慢慢往出走去,來到殿前廣場前,跟陳閣老擦肩而過,兩人眼神一對,寒暄幾句,各自散去不提。

陳閣老回到府裏,心腹幕僚沈世平已然等在了書房。

方才朝上任命鎮國公為這次徹查主審之人的消息已然傳來了出來。

沈世平一見到陳閣老,不及問及其它,當即先問了:“閣老真的舉薦了鎮國公?”

陳閣老捋著胡須道:“嗯,是老夫舉薦的。此事已然定了,沈翁不必煩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