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看護(上)(第2/2頁)

秦王看著我,似乎沒有多余氣力與我爭辯,讓侍從繼續。

侍從為了防止他著涼,將幾個炭盆擺在榻前,烘暖些之後,將被褥翻開。

我在一旁觀賞著,兩個侍從一人為秦王翻身,一人麻利地脫下他身上的單衣。然後,從熱水桶中取出巾子,擰幹,為秦王擦身。

他們做的這些,與我當年一樣。不過我當年辛苦多了,只有一人忙前忙後,每次給公子擦完都要出一身汗。

說實話,秦王雖然常年混跡行伍,但畢竟也是金枝玉葉的出身,這從皮囊上便能看得出來。那身體雖因為生病而瘦削,但骨架仍在,肌膚瑩白,從肌肉的起伏上看,病前必是健壯。不過這健壯並非像從事力役或行伍之人身上常見的那般,壯而無形。從鎖骨往下,雙臂,胸口,腹部,線條流暢緊湊,可想見病前必是不錯。

當然,比不上公子。

不過也實屬難得……

正當我的眼睛隨著侍從擦身的手移動,未幾,他給秦王擦完了上身。為防秦王著涼,二人先給他穿回衣服,用被子蓋住上身,再翻開下面的被子。

“你……轉過去……”我聽到秦王虛弱的的聲音。

擡眼,他又盯著我。

我轉了過去。

不看就不看,誰稀罕。

在給秦王治病的日子裏,我過上了許久未曾有的簡單生活。

就像當年在祖父的田莊裏和在桓府裏一樣。每日有大片的時光坐在榻上,一邊喝茶一邊看書,悠閑度日。

我給秦王調的藥方效用不錯,數日之後,他雖然仍咳嗽,但氣色已經漸好,也不再發熱了。

眾人皆歡欣鼓舞。

不過這對於我而言,其實不算好事。因為他每日清醒的時間越來越長,我給他念書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且他的精力還恢復的不錯,有時,他會點評書中的故事。

“這一段的魔君寫得不好。”他說,“既是奪位篡權,自當愈加謹慎行事。那鬼伯掌握著黃泉,即便不受神仙禮遇,亦乃三界之一,怎可輕易得罪?”

我說:“魔君還差一步就抓到了太子,被鬼伯擋住,如何不氣?前文也說了,黃泉雖為三界之一,地位卻連龍宮都不如,魔君既當了龍王,不將鬼伯放在眼裏也是自然。”

秦王道:“這就更不對了。魔君能設計出替代龍王之計,可見是個縝密隱忍之人,就算鬼伯好欺負,他也不必親自動手。他已得天庭認可,若將此事上報天庭,稱鬼伯藏匿兇犯,天庭自會令鬼伯交人。鬼伯此時未反,自不會為了太子得罪天庭,權衡之下,便只有交出太子。”

我很是不耐煩:“殿下既不喜歡,不若換一本?”

秦王繼續靠在隱枕上,閉起眼睛:“往下念。”

跟給他念的這本書相比,我其實更關心的事□□來的奏報。

秦王的身體好轉之後,每日送來的奏報並沒有變多,但皆精簡緊要。

皇帝在揚州現身的事,果然掀起了軒然大波。

趙王和濟北王正在中原殺得難解難分,得到這消息,反應卻是不約而同。他們皆堅稱皇帝和太後已經命喪東平王之手,公子、沈沖、秦王竟敢找人假冒皇帝,乃是謀反欺君的不赦之罪。

而原本與雒陽互相攻訐,堅稱自家才是正統的淮陰侯沈延,回應卻正正相反。他突然變臉,宣稱揚州朝廷才是天命所歸,長安及三輔之地皆歸順揚州。同時,先前被大張旗鼓扶立為皇帝的廣陵王宣布退位,亦歸順揚州。而在豫州的大長公主和桓肅也同樣表態,並派公子的叔父桓鑒攜帶貢物,覲見皇帝。

此舉無異是給趙王和濟北王的當頭棒喝,繼沈延和大長公主表態之後,一些遠離中原的諸侯國亦紛紛表示追隨揚州朝廷。

依據最新的消息,皇帝已經作出了表示,將桓肅封為靖國公,將沈延封為安國公,將廣陵王加封為衛王,並號令天下諸侯勤王,討伐叛逆。

秦王聽完之後,沉吟不語。

“你如何想?”他問我。

“雖如此,大多數人並未表態。”我說:“想來,他們都在猜測,遼東為何仍按兵不動。”

“此事稍有不慎便是殺身之禍,謹慎行事情有可原。”秦王道。

“不過有一事我不明白。”我說,“趙王和濟北王一向忌憚遼東插手,故爭鬥得再兇猛也不敢越界。當下竟公然指責殿下謀反不赦,頗是反常。”

“並非反常,”秦王淡淡道,“乃有恃無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