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海路(下)(第2/3頁)

我笑了笑,道:“如此,那傳國玉璽藏在何處,陛下可說了。”

皇帝目光閃了閃。

“並未藏在何處。”他說著,從懷中摸出一只錦囊,打開,亮出裏面的一方玉印。

我忙上前看。

這玉璽,我從前陪公子進宮的時候見過兩次,模樣和色澤都記得些許。再看那篆刻,只見那些細小的磨損痕跡,也與先前我和公子偽造詔書時所做的一模一樣。

“你不信,便讓桓都督和沈太傅過來,他們一看便知。”皇帝道。

我知道自己大約被戲耍了,瞥了瞥他:“先前陛下說藏了起來,莫非就藏在身邊?”

“正是。”

“藏在了何處?”我問。心想,我明明記得那時自己曾以服侍更衣為由,親自搜過了他們母子的身上和所有隨身物什,連他們乘坐過的馬車和船上有可能去過的地方都沒有放過。

皇帝道:“你可記得惠風那時也在船上?”

“惠風?”我愣了愣。

“朕說這物什是沈太傅的,教惠風放到了沈太傅的艙房中。”皇帝道。

我:“……”

我明白過來。就在那之後,我就跟著公子下了船,就算沈沖發現,我們也不會知道。至於沈沖,他那樣一個大忠臣,自然不會將傳國玉璽據為己有,皇帝藏到他的艙房裏,可謂萬無一失。

我到底是小看了這皇帝,自詡有瞞天過海的本事,不想老水手翻了船,竟被這十幾歲人誆了一回。

不久,樓船回到揚州。

城中的守軍早已得令,清空了渡口,迎接皇帝禦駕。

而我,則換上了一艘商船。這船看上去頗是堅固,一看便知能走海路。虞衍就等候在船下,見公子和我過來,上前見禮。

“桓都督,夫人。”他說,“此船乃去年新造,走了一年海路,甚為可靠。船上的舟師舵者都去過遼東,熟悉海路。夫人乘此船,十日可到燕國,在燕國上岸,去往上谷郡乃最是便捷。”

我頷首。心想,□□在上谷郡的居庸城,在燕國上岸之後,還須換上車馬走幾日才可到達。若秦王真的得了病,這些日子也足夠奪了他的命,成不成,終要看他造化。

公子道:“多謝虞公子。”

我看著他:“如今揚州之事已畢,虞公子有何打算。”

虞衍道:“在下今日亦離開揚州,回海鹽去。家父病危,不可拖延,其余之事亦須得著手處置。”

我知道他說得其余之事指的是什麽,頷首。

先前在海鹽之時,我和公子設想與虞氏聯手,擴張鹽場,以海鹽的鹽利養涼州兵馬。如今雖形勢大變,公子決定留在揚州,但他要招兵買馬也仍需要錢糧,鹽場之事仍要做下去。

我不讓公子跟我去遼東,也是此意。要動海鹽的鹽務,少不得要與郡府乃至揚州州府打交道,柏隆不過是個縣長,非公子來應對不可。

“你接下來有何打算?”走到船艙裏的時候,我向公子問道,“你是涼州都督,不便留在揚州,要籌措錢糧招兵買馬,總須有名頭。”

公子道:“明日,聖上就會下旨,令楊歆任涼州都督,我改任侍中,留在揚州。”

我了然。

楊歆留守涼州,由他任涼州都督,正是合適。而侍中乃朝中重臣,坐鎮皇帝身邊,可與沈沖一道掌控揚州全局。

“秦王呢?”我沉吟片刻,道,“聖上昭告天下平亂討逆,也須得給秦王名頭。”

“秦王為大司馬大將軍。”公子道。

我訝然:“這般大方?”

“自當大方。”公子看著我,意味深長,“若他不曾死,他手中不但有遼東,還有你。”

我不由地訕訕而笑,不由地將他抱住。

“你答應過我的事,一個字也不可忘。”他的手撫在我的發間。

我在他懷裏點頭:“嗯。”說罷,我擡起頭,不滿道,“你怎這般千叮萬囑,不信我麽?”

我以為他會從前那樣孩童脾氣地給我一個白眼,說我就是不可信。

但他沒有。

他看著我,少頃,唇角彎了彎,似苦笑又似認真。

“不過怕你忘了,記住便是。”他輕聲道,說罷,低頭在我唇上吻了吻。

“都督,這些箱籠……”程亮抱著一只箱子,才進門,突然頓住。

“就放在此處。”公子道,神色如常,“舟師那邊準備好了麽?”

“準備好了,”程亮滿面通紅地放下箱子,有些結巴,“他……他方才說馬上便可開船。”

公子頷首。

程亮逃也般走了出去。

“出去吧。”公子對我道,說罷,拉著我的手走出了船艙。

他又在船上查看了一遍,與舟師等眾人交談了一番。

我聽到他問起這船能抵禦多大的風浪,萬一有意外,可有補救之法之類的事,不禁哂了哂。

“這是海船,虞公子也說甚為可靠,你擔心什麽?”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