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密詔(下)(第2/2頁)

公子親手做起假來,其實頗為精益求精。他乃書法大家,寫出尚書台的楷字自是不難。而當我用陶土比對著真詔書上的禦印做傳國玉璽泥胎時,他在一旁看著,甚至指出了好些詔書上看不出來的玉璽細節,如何處有微小的缺口,何處字面上有劃痕,直至陸融父子二人來到之前,這禦印才終於得以完成。

陸融得了詔書之後,我知道他必是要拿著去檢驗檢驗。

果然,第二日,這父子一早便離開。不過這檢驗耗費的時日著實有些長,一日接著一日,陸笈父子都不見到來,去問田莊中的管事,他也只說不知。

我疑心揚州城中有變,想去刺探刺探,公子卻將我止住。

“若城中有變,那就更是去不得,這般時節,你我也更不可分開。不若自做好準備,以保隨時可抽身離開。”他說。

我思索之下,也覺得有理,於是教幾個衛士備好馬匹,盯緊田莊外,如察覺異動,即刻告知。

七日之後的傍晚,陸笈才終於重新現身,且只有他一人。

“元初的計議,我等皆無異議。”他將錦盒還給公子,道,“父親已著手準備,不知元初還有何吩咐?”

公子道:“動手當日如何安排?”

“陳王壽宴就在後日。黃昏之時,城中守軍即關閉城門。陳王府中守衛不過百余人,我調一千軍士圍住陳王府,再派五百人入府捉拿陳王及一眾黨羽。而後,元初親自宣讀詔書,便可將陳王正法。”陸笈道,“陳王的家眷親信大多都在府中,其余人等皆在軍營之中,我已派人監視,到時他們得了號令,亦即刻拿下。”

公子頷首。

“只有一事,我欲向夫人求教。”陸笈忽而轉向我,神色嚴肅。

我不明其意,道:“何事?”

“久聞夫人有通天奇術,可算得未來之事。不知此番兇吉,夫人可曾蔔問?”

原來是要問這事。

我淡然一笑,道:“若我不曾蔔問,自不敢教諸位押上身家性命,陸公子放心便是。”

公子問道:“伯載何來此問?”

陸笈道:“我之所以遲了數日才來,乃是因為就在上回我等議事之後,次日,陳王突然將伏波營水師調往淮南,對付明光道。”

我愣了愣。

“明光道?”公子亦皺眉,與我相視一眼,對陸笈道,“明光道正進攻揚州麽?”

“這倒不成聽聞。”陸笈道,“明光道近來聲勢頗大,占據壽春鐘離等地之後,又北上侵入徐州,連下臨淮國、下邳國、彭城國,如今已打到了兗州境內。”

公子頷首:“此事我知曉。如此可見,明光道意在北方,對揚州暫無大患。”

“陳王先前也曾派兵收復,但那明光道頗為兇悍,占據多處險要,且長於偷襲。幾番交戰下來,陳王損兵折將,暫且退了兵。”陸笈道,“不過此番又興兵,來得頗為突然,我等竟不曾得半點風聲。”

這確實有些詭異。

揚州水師有兩個大營,一為潯陽營,一為伏波營。

潯陽營,設在揚州與豫章國交界處的潯陽,用意甚為明顯,就是用來防範豫章王的。陳王與豫章王面上雖還算和氣,但放眼南方,可與揚州水師一戰的便是豫章水師。尤其是不久前,兩軍在追捕江洋大盜常昆的亂戰中相遇,豫章水師兩千人竟打敗了揚州水師的四千人,被陳王視為奇恥大辱,遂將潯陽營增兵至一萬人,以防豫章王侵犯揚州。

伏波營,設在揚州城外,是揚州水師最大的兵營。營中有三萬人,無論艦船兵器還是軍士操練皆精良,受陳王直接統轄,可戍衛揚州城,亦可對外用武。

按照陸笈父子所言,伏波營已經被他們的人所掌控,也是此番事變最有力的保障。如今陳王突然將伏波營調開,的確變數大增。

公子沉吟,道:“莫非是陳王有所察覺?”

“我等亦疑慮,故此事之後,我和父親即刻離開了揚州城,到秣陵暫避。觀望數日,卻見陳王除了將伏波營調往淮南,並無異動。無論各處官署還是軍營之中,一應人事仍如原狀,陳王還曾出城行獵,夜宿村舍,並無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