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謀劃(上)(第2/2頁)

“多日不見,太孫可是又長高了?”她向太子妃問道。

太子妃的臉上終於有了些神色,淡淡一笑,向大長公主道:“長高是不曾,就是前些日子受了涼,發熱一場,瘦了些。”說罷,她讓太孫上前去,讓大長公主端詳。

大長公主拉過太孫的手,打量著,神色心疼:“怎會著涼?必是宮人們伺候不周。”

太子妃道:“宮人倒是盡心,只是他夜裏睡不安穩,總踢開褥子。”

大長公主有噓寒問暖一番,感慨道道:“看著太孫,妾便又想起當年來。猶記得太孫出世時,先帝來看,將他抱在懷中,高興不已。而聖上幼時,亦似太孫這般聰穎懂事。想來待他長大之後,必是一位威服四海的明君。”

此言出來,在座眾人神色皆微變。

太子妃望著大長公主,目光動了動。

“公主過譽。”謝歆忙道。

“甚過譽?”大長公主不以為然,“皇太孫乃聖上親自所封,自是龍鳳之姿。”說罷,看了看謝歆,道,“君侯甚是精神,妾記得,君侯的歲數與相差無幾。”

謝歆道:“在下已年近六十。”

大長公主笑笑:“妾亦五十有余。”

她嘆口氣,“我等這般歲數,已是半截入土,此生還有何企盼?不過惟願後輩平安順遂,無病無災。如太孫般,妾為姑祖,豈有不愛之理?且聖上如今病勢,想來諸位亦知曉,一旦山陵崩,太孫便是聖上身後所托。”

謝歆唯唯應著,與身旁的兄弟相覷。

大長公主又說起些小兒日常病症,對太子妃囑咐了幾句。太子妃答應著,面上已有了感激之色。

在堂上又閑聊了半個時辰,大長公主望望天色,說時辰不早,起身告辭。

謝氏眾人忙起身行禮,簇擁著將大長公主送到門前。

大長公主正要上車,似想起什麽,回頭對謝歆的夫人郭氏道:“妾那娣氏昌邑侯夫人,想來夫人也識得。”郭氏道:“昌邑侯夫人的兄長王侍郎,與我家有親,侯府亦相距不遠,逢年過節皆有來往,甚是相熟。”

大長公主頷首,道:“她府中從江南移栽的秋牡丹,今年長勢甚好。聽聞夫人亦喜好花木,待那花開之時,夫人帶上家中女眷,與妾同往觀賞,如何?”

郭氏莞爾,禮道:“公主美意,卻之不恭。”

馬車轔轔走起,往回望,那些人仍在門前張望,似戀戀不舍。

大長公主已有些疲憊,閉目養神。

“他們散了?”過了一會,她問。

我答道:“還不曾,仍在門前。”

大長公主唇角彎了彎。

我說:“公主方才甚為懇切,謝妃等人當是已動心。”

“不可操之過急。”大長公主緩緩道,“謝歆此人,如謝暄一般圓滑,非三言兩語可打動。”

我了然,不再多言。

“你近來總在母親那邊麽?”夜裏,我服侍公子入寢的時候,他突然問我。

我說:“公主身邊的女官張氏病了,時而便喚我去服侍。”

公子皺眉:“府中這麽多人,為何要你去?”

我說:“許是大長公主覺得我伶俐。”說罷,我看著他,“不然,公子以為是為何?”

公子道:“母親近來總為朝中之事憂心,可是尋你去問蔔?”

雖然不全對,但也中了七分。

我不置可否,道:“公主寢食不安,若蔔問可解憂,亦未嘗不可。”

公子道:“社稷之事,求問鬼神終非正道。”

“哦?”我說,“以公子所見,何為正道?”

公子道:“自是以肱股之力,匡扶帝業。”

“如此,誰能匡扶?”

公子沒有言語。

“霓生,”過了一會,他開口道,“我今日在殿上,已經請辭。”

我愣了愣,以為我聽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