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赤山(第2/3頁)

阿生騎馬進城的時候,隨處可見都是堆疊成小山模樣的紅磚,以及燒著火的小瓦窯。新建的房舍也不少,但墻上的白都沒幹,靠著墻內燒炭強行烘烤,水蒸氣透過屋檐盤旋繚繞。

人的秩序卻是井然的。巡邏的巡邏,搬磚的搬磚,登記的登記,涇渭分明。徐榮帶著他的親衛在忙碌的人群中龍行虎步。

“弟兄們,再加把勁!等今年冬天,赤山人人都住暖房、喝燒酒、吃烤肉。”

住房和飲食是各民族的通用語,頓時周圍應和聲一片。

徐榮又招呼幾個斥候頭領:“聽說華公已經到了大連,正往這邊來。你們帶兄弟外出巡邏可警醒著點,別讓那不長眼的烏桓人驚擾了她。”

阿生忍不住笑出了聲。

徐榮一擡頭,就看到了剛才還掛在嘴上的“華公”,人正牽著馬站在街對面呢。氣氛頓時有些尷尬。偏偏還有傻乎乎的騎兵喊了出來:“徐將軍,你看,華公已經到了,那咱還巡邏不?”

徐榮一巴掌拍那小子的頭盔上,瞪眼:“該幹活幹活,別整天想著偷懶!去,去,都去!”

斥候小頭目們一哄而散。

徐榮拍掉身上的泥灰,才往阿生這邊來。“女君這速度,厲害了,”徐將軍翹起大拇指,“急行軍都沒這麽快,別不是石女俠扛著您來的吧?喲,這倆小郎君就是您新收的弟子吧,不容易不容易,哈哈,一看就是騎馬騎傷了腿……”

碰上了徐榮這樣熱情的,少不了一番寒暄。諸葛亮和呂蒙又各收了一把匕首為見面禮。

而後就是正題。徐榮領著阿生一行在赤山城裏逛圈,重要的戰略點一個個看過去,重要的部落首領一個個講過去,更有此前“赤山事變”時的烈士墓,就落在城南的市民廣場上。

“撫恤是誰負責的?”

“檢部的閻丫頭。她向來不拖沓,五月的時候就全整完了。”

“嗯。”阿生點頭,其實有關報告她早從阿石那邊拿到了,但多方求證總是好的。“不是遼東籍的鮮卑、烏桓、羌胡,如果有死於赤山防衛,給他們的子女直接入籍並免稅十年。”

“有的有的,都落實下去了。”徐榮連忙接道,“我的親軍都收了幾個遺孤,女君可要去看看?”

阿生擺擺手:“晚飯時再見吧——你讓人用火烤墻,煤炭可還夠冬天時候用?”

“這……有通遼送煤,總歸斷不了……若真缺了,我從軍需中撥出一些,也是一樣的。”

“不能從軍需裏出。”阿生直接否決,“今冬你要跟我一起去南邊城墻,也沒法從軍需裏出。”

徐榮瞳孔一縮,脫口而出就是“難道”二字,然後他像意識到什麽似的猛然閉緊嘴巴。

“赤山的官吏已經在路上了。這些日子又是管兵又是管民,辛苦你了。”這話說出來就是要從徐將軍手中收權了。

徐榮苦笑著搖頭:“我是個粗人,做事有不周到的地方,您別跟我見怪就成。”

阿生側身,北方的朔風吹起她的大氅領子上的絨毛,撲打在因為疾病和傷痛而更加瘦削的下頜線上。但她還是美,從烏發玉面美到眼角的細紋。

“你不想回繁華的中原看看嗎?帶著驍勇的騎兵戰無不勝,就像十年前那樣。”美人輕聲問,好像真的不諳世事。

十年前的徐榮,在董卓麾下,一路搶到雒陽。

“哈哈哈,哈哈哈哈。”徐榮仰頭大笑,笑完了,嚴肅了眉眼,一字一頓地說:“我就守在這裏,看草原變繁華。中原,我已經怕了。”

那裏的人心太復雜,那裏的鬥爭太慘烈。

“你必須去。”阿生牽著馬往內城的方向走,“廿七和趙奇都太直了,沒有人替我打奇襲。呂布奇襲你在逗我,段公又太老了。”

“誰太老了?!嗝。”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從內城城墻上傳來,完了還打了個酒嗝。

阿生聞言就笑了。段老爺子八十高壽,依舊是個不死的王八。

“您老有曾孫輩了。”阿生把小徒弟們拉到身前當擋箭牌,“諸葛亮,字孔明,我從瑯琊諸葛家族裏搶來的讀書種子。呂蒙,字我準備讓您老給取。這是個軍伍的好苗子,您要是中意,見面禮可得給豐厚些。”

段熲扔了酒袋子,跑到城樓下對著呂蒙的肩膀胳膊一頓拍,然後就哈哈笑起來。“好,是該給豐厚些。臨到老了,沒想還有這樂趣,還是丫頭你貼心,小子都是混球。”說完就踹了徐榮一腳。

老流氓做派把文明人諸葛亮驚了個目瞪口呆。

徐榮:……我不要面子的啊?

“乖乖去中原懂不?”段老流氓眼睛一瞥,“你以為真是指著你打仗呢?就袁紹那個把百萬大軍壓黃河邊的架勢,後方就沒人了。就算是呂布都能一路壓過去,還奇襲?真看得起他袁本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