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風聲(下)(第2/3頁)

“敢問諸位長官,這是要與烏桓單於宣戰嗎?祀與戎,是華公的權柄。繞過華公決定對外宣戰,是否符合律法?”

“我等需要一個必須修築赤山城的理由。”

“請問反對票中可是內附部落與商部居多?若其在戰時有異動,長官們可有應急措施?”

……

於閻眼皮都不擡,對答如流:

“《大憲律》第十一章補充條例第三條,在軍事行政領袖缺席或無法發布命令時,部門聯合票決具有僅次於全民票決的最高效力。”

“赤山的位置,一能控制烏桓各部,二能南下幽、冀,牽制袁紹,三是冬牧線五大主城之一。極其重要、無可取代。”

“戰時叛徒年年有,但這不是爾等該憂慮的事情,自有專人負責。”

……

不到一盞茶的時間,於閻王就把所有提出異議的問題寶寶駁了個幹凈。頭腦之清晰,思路之敏捷,用語之到位,堪稱全場最佳。就連台上認識她的男同僚們,都忍不住多看了她幾眼。

沒有更多人提問,禮堂中再次安靜下來。於閻拍拍袖子上不存在的灰塵,退回人群中,深藏功與名。

徐榮再次接過主持的重任,開口問:“有誰主動請纓的嗎?”回音在威嚴的梁柱間飄蕩,似乎是一個拷問著靈魂的問題。

旁人還在嘟囔著要和家人商量,沓安已經第一個舉手:“我。”

他長得好看已經是繪測科人盡皆知的了,這時見他發聲,大部分學子都認出他來,同時發出詫異的聲音。大約在大眾眼裏,長得精致的人一看就嬌生慣養,格外惜命。

沓安迎向徐榮的目光,手不抖,音不顫:“且不說此行有徐將軍的大軍保駕護行,即便是有九死一生的風險,難道就可以惜命嗎?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往日吃椰果、穿絲綢,比之侯爵也不差什麽,如今正是家國需要我們的時候。”

他一番話說得年長者都低下頭。

徐榮拍掌:“說得真好。但一年級我們不收。”今年正月入學的一年級,怕是連基礎課都沒學完呢。

眾人轟然而笑,壓抑的氣氛消散,又有幾個勇敢的站出來,到徐榮副官那裏去報名了。

徐榮“嘖嘖”兩聲,背手跨了兩步:“我知道你們這批人從小在遼東的太平裏長大,有人覺得不值得千裏迢迢去送死,有人覺得打袁紹與遼東有害無益。但你們都好好想想,這是曹、袁國運之戰。若是曹操敗了,遼東能獨自苟活嗎?今日赤山慘劇,就是例證。烏延【注1】憑什麽敢打我們的城?不就是覺得背靠袁家將來前途無量嗎?就連一直跟我們做買賣的蘇仆延【注2】,這次都當了墻頭草。若如今不爭取,真到了袁紹得天下的那天,人人都能跑來踩我們一腳,什麽律法公正,什麽百家爭鳴,統統扯淡……”

接下來各位大人物輪番上陣,給自發前往赤山的學子開出種種優渥的條件:無條件畢業、獎學金、家中弟妹免費入學、無論犧牲與否撫恤提前到位、全家減免三年農稅、立碑揚名等等。

就連一向沉默寡言的繪測科大佬陳朽,都憋出了幾句話。這個男人皮膚黝黑,皺紋和傷口遍布雙手,站在台上就像一個木訥的農民,但沒有人敢小看他。

“我,一屆生,十四歲南下交州。”第一句話。

“我發現了一塊石頭。”第二句話。

“我規劃開采了南島鐵礦。”第三句話。

“這是我的出師作。你們如果去赤山,以後赤山就是你們的出師作。”

角度很清奇,感情不到位,甚至肉眼可見地怯場,但還是贏得了最熱烈的掌聲。

隨著散會,登記處的熙熙攘攘排起了隊列,但這已經和被直言拒絕的沓安沒多少關系了。他快步穿過散場的人群,在殿後拐角處逮住了阿石。

阿石的衰老伴隨著消瘦。因為常年習武,皺紋不顯,但顴骨已經突出來了,連同身板都輕飄飄的,仿佛一陣風就能不見。

“阿石。”沓安追上去,然後站定,露出一個發自內心的笑,“姨。”

阿石點點頭,寡言依舊。

“你也要去赤山嗎?你……”一身的傷病。

阿石:“我給主人送信,別人沒有我快。”遼東第一次使用精英投票法決定重大外交事務,必須第一時間讓曹生知情。

沓安收回手,握拳,在擡頭時已經帶上了無奈的笑,說的是輕松的日常:“姨本來答應了要陪我過暑假的。”

阿石微微收下巴:“抱歉。”

“唉,那我之前申請見青翁……”

“曹青已經回到大連塢堡,夏收前都不會離開。你的名帖我遞進去了,他說隨時歡迎你去找他。”阿石罕見地說了一句長句子,雖然面上不顯,但沓安能惦記幼時照顧他的老人,還是挺招她稀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