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天災(第2/2頁)

小皇帝抓住阿生的衣袖:“曹子說過,上位者若要親身犯險,要下面的官員有何用呢?此次災禍雖大,但朕聽著,所依賴無非各地上下一心,大力捕蟲。曹子就算是親自到地頭,也挖不了幾個蟲卵,何必要走這一趟呢?”

“若是別的災禍,分派下去,再令人監管,也就罷了。但蝗災不一樣。”阿生皺眉,“百姓愚昧,拜蝗神成風。不到快餓死的地步是不敢食蟲的。沒有身份尊貴的人掃除邪神雜祀,即便是有厚利引誘,也效果堪憂。阿兄忙著整軍南下擊打袁術,算來算去也就只有我去了。”

“那朕與曹子同去。朕是天子,朕不拜蝗神。皇威之下,看誰敢?”小皇帝眼睛發亮。

“陛下請愛惜羽毛。”

“不可,外出太過危險。”

雙胞胎同時開口拒絕。

小皇帝撅起嘴:“行刺曹公的人未必就比朕少了,但曹公還不是各處跑。朕現在還小,能夠縮在屋子裏不出來,難道長大後也這般不成,那還算什麽皇帝?朕跟著曹子,便什麽都不怕。”

曹操還想反駁,劉協就又說:“我跟曹子學了半年,一直在想,先帝究竟是做錯了什麽,才到了如今的地步。如今看來,就是因為困在深宮,才會被小人蒙蔽。四州災害連年,百姓流離失所聚集成太平道,人數達六十萬之多,而先帝在宮中茫然無知。宦官大臣,或者怕惹怒先帝,或者收了賄賂銀兩,都隱瞞不報。若是先帝平日裏肯到雒陽郊外找老農說上兩句,也就沒有後面發生的事了。”

他擦擦眼淚:“高祖、光武,皆起於草莽而得天下,歷經多少危險。朕如今若想讓四海臣服,和打天下有什麽區別呢?難道是縮在宮裏發發詔書就能做到的嗎?”

曹操臉色變了又變:“陛下這般說就讓我惶恐了。用兵出征是臣的本分。陛下是先帝血脈,持大義名分,什麽叫‘發發詔書’,陛下可知道您的一道詔書有多少分量,勝過雄兵百萬!快別說任性的話了,您的性命可比蝗災重要多了。”

劉協不甘心,站起來大聲說:“朕的身份若真有用,當初也就不會在外乞討度日了。當時就有農家子罵朕說‘災禍起來的時候不見你出頭,只有要糧的時候從不缺席’,朕心裏跟刀刮一樣。現在正是百姓需要看到朕的時候,朕,朕……朕也是想為天下做實事的。”

說完,就哭著跑進屏風後頭,往寢室方向去了。只留下曹操一臉呆滯。

好久,他才神色復雜地看向阿生:“不過數月,陛下就今非昔比了。”

“你們這些自詡忠心的大臣做事,還沒有一個孩子明白呢。”

曹操咬了咬牙:“你可知道,若是陛下這次出行有個三長兩短,你我就是跳大河都洗不幹凈身上的汙泥。”

“我不會讓陛下有事的。”

“……”曹操掙紮了許久,才勉強同意了一半,“先從許縣周圍的田莊開始吧。不要離開許縣的轄境。”

“好。”

“我派夏侯惇帶五百人來護駕,你把陛下身邊的婢女都換成諜部的人,還有董承的羽林衛,世家的家兵,一個都不許跑。”

“好。”

阿生的態度惹得他發急。“你,唉,你,就一個蝗災,至於嗎?我就算沒有遼東接濟,一年的存糧還是有的,大不了今年不打袁術!”

“治災還在其次,重要的是陛下要立起來。再過兩年朝上就要給陛下議婚了。他自己立起來,比受制於外戚好多了。我們家,沒有適齡的女郎。”

曹榛年紀太大,且已經訂婚;曹節年紀太小,才剛會走路。找親戚家的,又不太合適。

這麽一說曹操也只能發愁:“從前覺得這麽些孩子夠鬧騰的了,臨到頭了才發現不夠用。”

然而阿生還是高估了有些人的下限。小皇帝才十一歲呢,各大家族就在盤算他的後宮了。太原王氏、河東衛氏,都有夫人帶著小姑娘跑許縣來采風。也不知道這蝗蟲滿天飛的季節,有什麽好采風的。

阿生見勢不妙,連忙拉著弟子們往城外農莊上跑。“我寧可讓夏侯充那個皮猴子天天烤蟲子吃。”

七月過去了,八月過去了,小皇帝安然無恙,只是曬黑了一圈,臉上的笑影反而更多了。

刺客自然是有的,但在嚴密的防衛下被一一擊退。經得多了,劉協也就沒那麽怕了,他貼身帶著小匕首,跟衛士學了一套匕首操,危機時候還能捅人。

夏季即將過去,他們踏遍了兗州司隸共十三個郡,拜訪了大小世家十六家。不光控制住了蝗災,還將聲望刷滿滿的,最後回到許縣。

九月,學宮開學,劉協的同窗增加到了四十余人,都是這次巡查各縣帶回來的小夥伴。相比那些各懷鬼胎的老狐狸,這些人才更有可能成為他將來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