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驚魂(第2/2頁)

魏延的面色一下子就變得慘白。

楊彪當即就搶過衛士腰間的佩劍,拔掉劍鞘就扔地上,然後指著魏延:“劉表什麽意思?”

“延不知。”他跪地上磕頭,“陛下明察,劉州牧只說讓延率人來此抄錄石經。參與武賽全是延一時興起,絕無謀逆之意啊!”

楊彪左臉寫著懷疑,右臉寫著不信。阿生攔住他握劍的右手:“太尉,當務之急是清查荊州使團。只憑入城的記錄定人生死未免武斷。”

“仲華公太過仁慈了,只會縱容了心懷鬼胎之人。”王允露出一個笑,飛起一劍就砍掉了魏延的腦袋,血濺當場。

小皇帝“啊”一聲,撲阿生懷裏閉上眼,不敢看了。

“荊州可沒有姓魏的豪族,諒劉表也不敢為個寒門子弟朝我們翻臉。”王允提著沾血的劍,往常溫文爾雅的面孔顯出幾分森然,“把城中的荊州人都抓起來,一個不留!”

“王司徒!”阿生是真的發怒了,“你太過火了。陛下還在這裏,你是要屠城嗎?”

“仲華公是要包庇刺客嗎?朝廷將陛下的安危托付給你,如今竟出了這種事,你難辭其咎。要我說,學宮衛士,也要一並責罰。”

阿生將小皇帝攬在懷裏,冷冷的看著王允。如果說她和楊彪、董承還有和平共處的可能,王允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一樣。

“王司徒慎言。”楊彪喝止他,“撤了學宮衛士,誰來護衛陛下的安全,你我親自站在殿外提刀嗎?”

“這不是還有董將軍手下的羽林衛嗎?”

楊彪都快氣笑了:“羽林衛新建,不過寥寥三百余人。且都是新兵,哪裏比得上曹軍的精銳。”

王允梗著脖子,一點都不是像被說服的模樣。“我敬你德高望重,門第顯赫,今日不與你爭辯。只這荊州人行刺陛下,不能不給一個說法。陛下,陛下,您說話!”

小皇帝從阿生的衣服裏露出半張臉:“朕是天子,荊州人也是朕的子民。若今日荊州有人行刺,我們便……便殺荊州人。那明日徐州人來呢?後日冀州人來呢?那將人都殺光算了,還開什麽學宮,建什麽城?”

隨著小皇帝的說話聲,王允的表情越來越兇殘,阿生卻是露出了微笑。楊彪收劍入鞘:“陛下是仁德之君啊,天下之幸。”

劉協仰頭,阿生笑著摸摸他的腦袋:“陛下很好,陛下不必害怕。”

小皇帝破涕為笑,又恢復了小大人般的強行威嚴模樣:“傳朕旨意,只誅首惡,不牽連無辜之人。”

席間眾人,從小黃門婢女到學子都松了口氣,伏地大禮:“陛下聖明。”

王允猶自不甘心,繼續攀咬:“刺客自然是該殺的,但守衛失職,死罪能免,活罪難逃。”

“我知道了。”阿生冷漠地看著他的臉,“我將今日負責守衛學宮的那些人發回鄄城,空缺的名額就由董將軍派人補上。”

董承聞言大喜:“必不辱使命。”

保皇黨像打了一場大勝仗似的,開始宣布宴席繼續進行。席上又是笙歌曼舞,其樂融融的模樣了。

小皇帝喝了一碗湯,又來了興致,將張飛召到跟前,給他在皇帝的位置旁邊添了一張幾案,然後親自敬酒:“今日多虧張將軍相救,才保住了朕和曹子的性命。張將軍剛剛有何難處,盡管說來。”

張飛於是趁勢說了劉備帶部曲征戰多年,至今沒有一塊地盤的窘境。

小皇帝也很給面子,將關羽、劉備都叫到跟前來喝酒。說到劉備還是劉姓宗室,言語間愈發感慨。

他轉頭問阿生:“曹子,劉玄德是宗室,且手下有護駕的功勞,朕想封他一個亭侯,讓他領一縣,應該不會讓曹公不快吧。”

“陛下處事日漸穩妥了。”阿生笑著點頭,“不過一縣之地是委屈了玄德。阿兄馬上要南下攻打袁術,不若幾位豪傑帶著部曲隨阿兄出征,只要立下軍功,就領郡太守。”

小皇帝眨眨眼:“我是覺得上來就領一郡,太過寵幸了,還是曹子更周到。玄德公,你覺得呢?”

劉備欣喜:“憑軍功服眾,正和我意。只是備與曹公有所過節……”

“我替玄德公周旋一二,如何?”阿生微笑,“我書信一封,邀請阿兄來許,與玄德公兄弟一道飲酒。”

劉備連忙行了個大禮:“仲華公大恩,備感恩戴德。”

“過了過了。”阿生連忙擺手避開,“玄德公攻打泰山郡,本就是各為其主,當時陛下還沒到兗州,玄德公為陶州牧做事,何錯之有?若是為此跟玄德公過不去,就是我曹氏小氣了。”

劉備還沒起身,張飛就笑起來:“大氣明理,難怪能當帝師。佩服佩服。”

關羽也一臉欣喜:“那便全托付給仲華了。”

於是劉備也跟著一起笑起來,總歸他是踏出了在兗州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