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尊親(第2/2頁)

日頭偏西,熾烈的陽光照滿室。阿生往香爐上加了一勺薄荷,一勺冰片,頓時略帶涼意的香味充斥鼻尖,才將熱浪壓下去。

“昭姬要嫁,我是知道的。可惜陛下的音律課,得找新教師了。”

“仲華公就在意這個?”戲志才感覺這個主公的胞妹越發讓人捉摸不透了,“河東衛氏跟袁家眉來眼去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主公可是極力反對這樁婚事的!”

“蔡、衛兩家定下婚事是先帝在時的事了。蔡邕堅持諾言,沒法說他錯啊。”

戲志才蹭的一下站起來:“仲華公竟然不肯與我說一句真心話嗎?”

阿生勾了勾嘴角,慢悠悠地開口:“蔡公雖然年長、才名盛,但政治素養,太差。”

說得粗鄙一些,叫缺心眼。

蔡昭姬的父親蔡邕,確實是個缺心眼。就比如,與他共患難過的荀爽親自去勸,他也堅持己見。

“我與孟德也是多年的交情,他知道我的為人,絕對不是通敵之輩。”蔡邕說。

荀爽嘆氣:“但衛氏態度曖昧,即便曹公這裏點頭,你就不怕昭姬過去受苦?”荀爽已經是六十多的老人了,要不是阿生好吃好藥供養著,只怕壽數就在這幾年。然而老都老了,還要為這群老朋友操心。

蔡邕拍著手:“那裏就到這種地步了。全國這麽多世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說孟德和袁本初親厚,就說你家,不也有個友若在袁紹帳中當軍師嗎?我不過是將女兒嫁給了和袁家友善的衛家,她是女子,本就與這些不相幹,哪裏就到了你說的地步了。”

“阿諶,”荀爽張了張嘴,大約是因為提到了荀諶,他也激動起來,“阿諶在袁紹帳中哪裏就好過了。他雖然不及阿彧、阿攸出色,當個一郡是值得的,可現在呢,在袁紹面前連句話都要說得小心翼翼的。伯喈你,你想給女兒留條後路,也要看看這條後路好不好走!”

蔡邕立馬嚷起來:“天地可鑒,我哪裏是想留後路了!我是看衛家兒郎翩翩君子,才華斐然,堪為良配。昭姬十八歲了,不能再拖了。若毀了衛家的婚約,另找孟德帳下的,都是一溜粗鄙武夫,哪裏能和我兒說到一塊兒去?我膝下無子,就這一個女兒,養得通詩書、善音律的,不讓她嫁入書香世家,我這心裏……”

荀爽:“告辭。”

等到荀爽走了,待客桌案上的茶湯都涼了,蔡邕還沒有回過神來。他也被周圍人的態度弄得有些忐忑,愁眉苦臉地繞到後頭找女兒蔡昭姬。

昭姬正在撫琴。介於少女和女人之間的身段優美,姿態高雅,配上悠悠的琴音,真如仙子一般。即便她的長相只是中上,撲面而來的書卷氣也完全將七分的美貌提升到十分。

蔡邕繞著女兒撫琴的台子轉圈。“曹公只派了荀攸和郭嘉來賀禮,荀爽說衛氏不妥,就連曹生也說可以再留你幾年。為父真的有些不知所措了。”

“其實我每每看到曹生,便覺得你即便不出嫁,在許縣也能過得衣食無憂。你畢竟教過陛下和諸公子撫琴作詩,隨便哪家來都得敬著你,我們自家又不缺銀錢……等到年紀大了,你看曹生那樣的,出有護衛,入有弟子,人人都得稱一聲仲華公,也是當門立戶,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昭姬,你自己想呢?”

蔡昭姬一曲奏畢,微微蹙起罥煙眉:“如仲華公那樣的女子,千年來也就出了仲華公一人而已。我們只看到她的風光,焉知她的不易呢?”

“這話從何說起啊?”

昭姬朝著學宮的方向拜了拜,才小聲說:“父親,仲華公確實是名聲、權勢、金錢樣樣不缺,勝過男兒百倍。但女兒非議上位者一句,她到底膝下空虛,無所寄托,不然也不必將一腔心血投注在陛下身上。朝中大臣只以為仲華公是忠心為上,卻不知陛下朝仲華公撒嬌的時候……我從未見仲華公那般笑過。”

蔡昭姬坐正,恢復了正常的音量:“女兒還是想要個自己的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