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拜先賢(第2/3頁)

“後宮?陛下這個年紀,也沒有後宮啊。”曹洪嘴裏發出一聲冷笑。

“你們,你們就根本沒有奉陛下為主的意思!”

“我們兗州歷經戰火,最好的房舍就是這裏了。曹州牧還住在商賈的舊宅裏呢。我就想不明白了,你們在雒陽住草廬,有片瓦遮雨就算好了,怎麽如今還挑三揀四的?”

“你住嘴!你們這些魯莽軍漢,一路上走來就處處對陛下無禮。禮儀不全、尊稱錯誤也就罷了。陛下沒有動筷,就有人敢自行飽餐;陛下沒有薄被,也沒有一人讓出自己的帳篷。分明就是目無尊長!曹操何在?讓他出來,我要質問於他!”

小皇帝縮在座位上,一臉麻木地看大人們爭吵。又開始了,自從哥哥死去,他當上了所謂的皇帝,日子就生活在有關帝王尊嚴的爭吵中。

董卓穿鞋子上朝了,是大不敬。

董卓當他的面殺人了,是大不敬。

郭汜克扣了他的食物,是大不敬。

李傕睡了宮女,是大不敬。

好不容易逃出了長安,來到兗州,曹操依舊是大不敬。

吵著吵著,日子就過去了;吵著吵著,劉協就長到了十歲。但除了帝王尊嚴,和帝王尊嚴屁都不是外,他什麽都沒有學到。

曹操進來了,帶進來一大群陌生的文武,威風赫赫地與太尉楊彪、司徒王允等人對峙。尚書丁宮在兩邊不停和稀泥。但劉協已經神遊天外,壓根沒聽他們具體在說些什麽。他此時甚至生出了一個荒唐的念頭,一直以來周圍人所說的皇帝,其實跟自己半點關系都沒有。

就在這個時候,劉協對上了一雙明亮的眼睛。“有人在看我,”這個念頭閃過劉協的心頭,“所有人都吵得面紅耳赤的時候有人在看我。”

這是一個穿男裝的女人,明眸皓齒,端莊威嚴。她站在男子們中間,從容得像一棵樹。在劉協意識到之前,他就已經問出聲來:“你是誰?”

糯糯的童音在成年人響亮的爭執聲中幾乎被淹沒,但對方聽見了。

“我是曹生。”

“我聽說過你,你是曹孟德的胞弟,海內名儒。”小皇帝的話都說了一長串了,王允、曹洪等人才注意到,不情不願地閉上嘴,聽劉協說話。

“你是名士,卻沒有向朕行君臣大禮,也是覺得朕德不配位嗎?”小孩子強撐著皇帝的架子,但言語間卻還是能聽出委屈。

阿生嘆了一口氣。“陛下有想過將來如何嗎?”

“啊?”

“大漢吏治敗壞多年,黃巾禍亂八州的時候先帝駕崩,使得各地從那個時候開始就沒有收復。以至於後來諸侯林立,誰能平定賊亂就可以得一州民心自立州牧。到如今,稱王稱帝者不知凡幾,說難聽些,他們也都是自己打下的土地。陛下年幼,從前沒有功績不是您的過錯,但往後幾十年,您難道就準備找一位願意接納您的諸侯,整天與他撕扯宮殿封號衣裳的事情嗎?這樣就可以平天下了嗎?”

她的神色太過冷冽,言語太過尖刻,讓追隨漢帝而來的官員都紛紛面如土色。

楊彪此時也顧不上說話的是一位女子了,肅然地問道:“依仲華公的意思呢?”

劉協也慌張地探出身子:“仲華公有什麽可以教我的嗎?”

“從前天下太平的時候,皇帝自然可以穩居中央,垂拱而治。但如今局勢糜爛,不是英明神武的君王不足以服人。陛下當向學啊。”阿生拖長了語氣,“我聽說逃亡途中,陛下不通騎術,需要小黃門同騎一馬?”

劉協臉紅了,腦袋微微下垂。

“騎術,劍術,是亂世中保命用的,不求陛下以一敵十,但會還是要會的。”

王允還不忿,但楊彪已經點頭了。“仲華公的話在理。”

“另外,陛下將來是要批閱奏章的。識字、習文不可荒廢。海內受災,各地大事不過是糧草與用兵。這農桑、賬冊、地理、軍事、用人、平衡,哪一條不是需要花大力氣去學習的?陛下這個歲數,已經耽誤很久了。這才是我等讓陛下在學宮居住的用意,也是我重開百家的用意。”

曹生一步步向漢帝走去。

“陛下總有一日要親政,勢必引起兗州官員的不安。與其到時候一團亂象兵戎相見,不如從現在開始接觸兗州的子弟,學習兗州的政法。”

她已經離劉協很近了,強大的氣勢幾乎將小皇帝死死壓住。但她突然停下,側身從袖中掏出兩張白紙,遞給小黃門,示意小黃門將這兩頁紙交給劉協翻看。

“第一頁,是課程表。每日文課三個時辰,武課一個時辰。算學、農桑百工、政法我都可以任教,至於禮儀、歷史、書法三課,我想委托給楊太尉。”

楊彪連忙稱不敢,但神色上還是明顯意動的。

“第二頁,是我們為陛下安排的同窗。既有曹氏、夏侯氏、丁氏的孩子,也有潁川世家、兗州世家的子弟。他們將在學宮內,與陛下同吃同住,這既是陛下的機會,也是我們想要保全孩子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