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名士(第2/3頁)

管寧、王烈的衣服都保持得還算幹凈,所以洗完澡依舊穿自己的衣服。邴原的衣襟因為暈船沾了嘔吐物,所以他穿了澡堂提供的短褐,跟其他穿不起衣服的流民一個樣。

“這短褐還算保暖。”邴原搓著布料,跟好友敘話,“就是補丁有些多。哈哈哈。”

“有的穿就不錯了。”王烈的臉因為熱水澡而顯得紅撲撲的,“湯泉沖澡,衣食無憂,這位華公好大的手筆。”

管寧是個嘴拙的行動派,這個時候就主動幫掃澡堂的大娘清倒垃圾,獲得了管事一個贊許的眼神。因為有賢人帶頭,這一天的秩序好到爆炸。小醫女搬藥箱的時候都有人搭把手。

沒有發現疫病,三天後,各種招人的管事就湧入檢疫區,一時間吆喝聲此起彼伏。

“汶縣毛屯村收牧民,要身體強健擅長放牧的。會騎馬最好。分牛羊分住房。”

“玄菟郡撫順城收鐵匠、礦工。月薪最低三百,上不封頂。”

“高句麗農場收農戶,女戶也收,只要身體強健能耕種。三年免稅,荒地自開。”

“大連毛織工坊收女工,月薪一百錢,包食宿,可以帶孩子。”

“十四歲以下的孤兒來此處,遼東丁氏育嬰堂,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

早就被灌了一腦袋消息的流民三五成群,給自己找到了心怡的去處。只有管寧、邴原、王烈三個,找碼頭管事去領臨時通行書。

一臉嚴肅的小記錄員刷刷刷畫好人面速寫,一份留档,一份貼在通行書上。“姓名,出身年月,籍貫。”還沒有及笄的少女冷聲問。

王烈有些不悅:“女郎怎麽如同審問犯人一般?”

小姑娘咬了咬嘴唇:“我沒有,都是文書上要記錄的。”

“誒,彥方,人家也是照章辦事。”邴原連忙打圓場,轉頭跟小姑娘攀談,“女郎這也是幫工?月錢可豐厚?”

小記錄員笑了笑,往文書上加蓋印章,然後放到櫃台上:“請簽名,或者按手印——我還是學生呢,來此執勤是繪圖科四年級的作業。月錢……沒有,但學堂包早餐,我是主家養大的。”

有條不紊的登記手續,厚實防水的蠟紙,栩栩如生的人面像,以及密密麻麻的防偽標記,三位名士再次感受到了遼東強大的行政力。

制度之美,如同巍峨高山。

當王烈懷揣著新鮮出爐的通行書來到大連城南門的城墻下,看著笑容滿面的往來人群,心裏竟然升起一股無力來。華公手下人才濟濟,就連一個幫工的小姑娘都掌握著極為高超的繪畫技術,說得一口雒陽雅音。他想要做一個長史,只怕是高估自己了。

一心想要當隱士的管寧反而是三人中最豁達的一個。“看城門右邊人頭攢動,應該就是所謂的告示台了,去看看?”

邴原和王烈互相提攜:“走走走,去看看。”

好不容易擠過了來城裏趕集的農民,以及小商販和軍士們,就看見小小的告示台上只有一塊貼報紙的告示板,旁邊站著一個穿淺青色學子服的學生,約莫十二三歲模樣,用清脆的少年音給鄉親們解說報紙上的內容:

“新來的徐榮將軍帶領騎兵打退了鮮卑。這次繳獲牛羊超過兩千,所以這次的撫恤會格外優厚。大連縣參與此次戰事的青壯共三百二十一人,戰死三人,受傷退伍十七人,具體消息將在六月底之前抵達家屬手中。”

“哄!”家裏有人參軍的免不了擔憂起來,但更多的還是慶幸,這個戰損是極低極低的了。

“因為徐榮將軍收復了望平縣,今年將在那裏重新建城,招收牧民和青壯。老規矩,遷去新城的三年免稅,分配牛羊土地。”

“哦哦。”

“下一則,今年開春晚,降水少。圖部已經發布了旱災預警。鄉親們忙完了春耕也別閑著,該挖水渠的挖水渠,該建水窖的建水窖。”

“這不得了。我就覺得今天雨水少。這就回去幹活。”人群立馬騷動起來,當即就有幾個農民匆忙離開。

少年講完六則消息,就跳下台子喝水。他的同學小胖墩替換他上台,翻到報紙的文藝板塊,照著念了一首《詩經》。他不如方才的少年自信大方,旁征博引,但也有觀眾捧場,跟著他唱,還給他鼓掌。

小胖墩笑眯了眼,跳下台子。

接著上去的是個少女,拿出黑板教了三個《詩經》中的生字,幾個好學的大叔大嬸照著用樹枝寫了。

“教化昌盛,竟然到達了這種地步嗎?”名士們拉住一個學字的農民,“教授生字,每日如此嗎?這些少年又是哪裏的學子?”

面色黝黑的農夫咧嘴一笑:“幾位是新來的吧。這是大連中等學堂的學生,每日都有六人一組,來大連四門告示台解說報紙。大連中等學堂你們知道嗎?就是咱們遼東最好的學堂,良師雲集,華公都親自授課。誰家的小子若是考上,那就是改換門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