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定遠(第2/3頁)

孫家坐船北上特別順遂,連一場小風暴都沒有遇上。船只越大則行船越穩,很多時候孫家人都感受不到顛簸。若是呆在房間裏,更是與岸上無異。

最開心的是小孫權,他像顆小炮彈似的在船艙裏跑上跑下。大探險啊大探險,這個時代就連陸地上都沒有見過七層樓呢,更何況船上的廚房、餐廳、練武場、講課堂之類的功能區對小孩子來說都像新世界似的。

廚娘頭子是船長家的媳婦。胖胖的老婦人尤其喜歡孫權,總是偷偷拿奶糕喂他。在船上飄了十多天,孫權胖了一圈。

至於周瑜,沉迷小型圖書館不可自拔。阿生放在船上的書冊是紙張印刷品。全套的《論語》、《詩經》、《禮記》、《史記》、《周易》、《春秋》,都是曹生和鄭玄的雙注版,此外還有一些被船員們翻爛了的識字課本和醫學常識書。

周瑜廢寢忘食地看了十多天,依舊只刷完了一卷春秋,下船的時候還抱著兩本書不肯放。“瑜想借書。”

秦六冷酷地拒絕了他:“周郎,大連也有圖書館,都是同樣的。”

“當真?”

“當真。”

於是周瑜走出船艙,看見了春季繁忙的大連港。幾百米長的海岸線上停靠著十二艘高高低低的大海船,密密麻麻的運貨小船往來不絕,而漁夫們的捕魚船則更多,分布在港口的另一邊。船體上塗了紅漆,懸掛“曹”字旗的軍船,船頭包裹鐵制的沖角,在海港周圍巡航。

太陽已經西斜,山上的燈塔亮起刺眼的光芒,仿佛第二個太陽一般照耀著繁華整潔的海港城市。

“這……這裏是……”

“歡迎來到華公治下的大連港。”碼頭的管事人員朝孫家眾人發出公事公辦的歡迎詞,“請諸位登記入境。”

秦六主動上前一步,亮出諜部的令牌。“奉主人令護送江東孫氏,帶我們走綠色通道。”

管事立馬變了臉色,恭恭敬敬地長揖一禮:“原來是長沙太守孫文台之後,主人已經等候多時了。請貴客隨我來。”

他們走了另外一條路,與其他碼頭上下來的流民分道揚鑣。小孫權頻頻回頭:“他們怎麽不像我們一樣入城?”

管事躬身:“小郎君,他們是去港口檢疫區登記入冊了。”

周瑜感覺這一路遇到的新事物比他一輩子都多:“何為檢疫區?”

“就是醫館。這些流民入境的時候都有醫者免費診病施藥。若是有帶有疫病的,沒有治好之前不能入城。主人為了防止疫病流入遼東,投入的人手藥材可不在少數。諸位是貴客,入駐塢堡別院後會有醫者上門,不用去檢疫區排隊看診。”

韓當拉下臉:“這是擔憂我們中有人染了疫病?”

“我也要接受檢疫。”秦六直接說。

管事不亢不卑,平靜地回答:“即便是主人自己,每次自中原返回,都要接受診治。從前有一回,主人入港時偶感風寒,還在檢疫區居住了七日。”

吳夫人突然開口詢問:“與黔首同住嗎?”

管事微微一笑:“自然。”

“這位曹仲華,曹師,對待自己都嚴苛,是法家的風骨啊。”

周瑜對此表示贊同:“我在船上讀曹氏注《春秋》,就發現是法家的風骨。仲華公曰:寬於立法,嚴於執法,為仁法;嚴刑峻法,隨性執行,為暴法。自先秦至今,法家為人非議者,蓋因以暴法悅上者眾,而以仁法護民者稀矣。當真是讓人耳目一新。”

吳夫人眼睛亮了起來:“仲華公學名顯赫,見識不凡。若是有開門授徒……”

“主人崇尚學子們博采眾長,因此不曾正式收徒。但她每年要在大連中等學堂授滿二十四時辰的大課,聽課者眾多。”管事一邊說,一邊流露出羨慕的神色,“如今主人忙碌,課時壓縮,前年更是因為討董戰事取消了授課。要說到得她親自教導的,連曹昂公子都比不上一屆生。”

周瑜揉揉太陽穴:“何謂一屆生?”

管事嘿嘿一笑。“周郎若是今年開春考入中等學堂,編號就是十三屆。從前的一屆生,那是與主人一同求學的。主人年少時,讀書每有心得,就教授給家中聰慧的僮仆和雒陽鄉鄰的貧苦兒童。後來一共有七十二人學有所成追隨她,以主人的第一屆學生自居,所以叫做一屆生。”他說到這裏,指指秦六,“秦管事,就是一屆生。”

周瑜和孫策想起秦六那鬼神莫辯的偽裝術,不由敬畏:“原來是仲華公的弟子,是我們之前失敬了。”

秦六呵呵笑兩聲,顯得像個和藹的長輩:“如果沒有主人,我不過是雒陽街市上的乞兒。怎麽敢稱弟子呢,能夠做一個有名有姓的家臣就是恩賜了。”

“英雄不問出身。”孫策拍胸,“我家也出身不高,因此被人非議,但我父親硬是憑自身的軍功當到了一郡太守。若不是袁術,若不是袁術狗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