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亂起(第2/2頁)

皇帝在劉協的腦門上彈了一下:“你懂什麽?”

劉協就抱住了自己的腦門。

涉及到儲位之爭,曹操全程裝壁花,他就怕皇帝說出什麽讓他當托孤大臣的話來,要照顧的對象還是眼前這個四歲的豆丁。雖然劉協確實是個聰明善良的小孩,旁邊又有驕縱的劉辯來當對照組,難怪皇帝這個做爹的會偏心。但是,國賴長君啊,何況曹操算是何進那一邊的人,不支持何皇後所出的大皇子去支持王美人生的二皇子,腦抽嗎?

“孟德啊,兩個都見了,你怎麽看?”

曹操背上都是汗,你個二缺皇帝,你就別問了。“大將軍還在為國操勞,陛下就對外臣表露對大皇子的不滿,這是不妥當的。且臣聽聞父母愛孩子,一定為他們考慮深遠。陛下膝下只有兩位皇子,不讓他們現在體會手足之情,將來要怎麽辦呢?”

表明立場,總算是結束了。皇帝被兒子們牽住了全部心神,連原本要給曹操升官的事都沒提就放他回去了。不過他對曹操的感官倒是越發好了,晚上回去後還對左右說:“曹操是個耿直的臣子。”

只可惜,這話曹操是聽不到了。

淩晨醜時,一天最冷最黑的時候,黑得連顆星辰都看不見。曹操正在許久未見的卞夫人溫柔鄉裏睡覺,就被外頭的喧鬧給吵醒了。他也不貪戀美人和被窩,自己起床披衣到隔壁喊仆人:“可是發生了何事?”

雒陽曹府不比遼東威海,既沒有學堂內政系出身的孤兒們守衛,也沒有諜部和家丁充當耳目。此時曹操去喊,仆人婢女們也一臉剛剛驚醒的茫然,紛紛喊道:“大郎息怒,奴不知。”

曹操嘆氣,回書房從隨行包裹裏翻出一個黑玉做的哨子,“嗚嗚”吹。吹了好一會兒,才見到秦六跟個鬼影似的,出現在窗外。

“六見過大郎。”

“外頭喧嘩,到底發生了何事?”

“我等也是剛剛從禁軍處得到消息,陛下遇刺了。”

“什麽?!”曹操哐當一下推開木窗,幾乎是有些惡狠狠地瞪著秦六在黑暗中模糊的面容,“消息屬實嗎?陛下可有受傷?”

窗外的身影一動不動:“宮中的事情不是我等可以輕易打探到的,小子們還在收集消息。若是沒有人刻意封鎖的話,詳細情形明早就該滿城皆知了。”

他的冷靜感染了曹操,曹操沉默了片刻,壓低了聲音:“此事你真的不知?”

“大郎,主人建立諜部之初就已立下規矩,釘子不入劉姓宗室。就連譙縣劉氏和東萊劉氏我們都沒有放人,何況宮禁。”

“……避重就輕,你不老實。”

秦六微微一笑:“大郎若是問完了,還請再歇一會兒。今夜發生如此大事,只怕天不亮就該有禁軍扣門了。”

“哪裏還睡得著?”曹操瞪了他一眼,直接從窗戶翻出去,“走,找父親母親去。”

曹家的三個主人熬了半宿,天蒙蒙亮了,街道被北軍圍了個水泄不通。曹嵩穿上九卿的官服,率先開門和那些士兵交涉:“今日本是大朝,我一個時辰前就該前往宮中朝會,但因爾等封鎖街道而不得出行。若是陛下怪罪,該當如何?”

士兵們對待九卿倒還客氣,只是拿兵器的手一動不動:“曹公請回吧,今日沒有大朝了。”

“怎麽就沒有大朝了?”曹嵩急了,“我家三代侍奉聖上,從無懈怠,怎麽就遭到了甲兵圍府的災禍?我好歹是九卿之一,沒有聖旨降罪你們就要害我嗎?”老頭子著急起來就差跟小兵拼命。

一個不講理的高官,打又打不了,可把小兵們弄得一頭汗。一邊流汗一邊還要舉著刀:“曹公莫要逼迫我等。”

曹嵩怕死,也不敢真闖出去,雙方就在門口僵持。最後引來了一個將官,跟曹嵩解釋道:“昨日宦官封谞、徐奉行刺陛下,城中又有太平賊為亂,就連禁軍中都出了內賊。如今宮中的亂賊剛剛肅清,我等奉命安定內城,查抄封、徐二家。此事與曹公無關,還請稍安勿躁。”

曹嵩抹了把頭上的冷汗,拱手問:“陛下可安好?”

“這不是我等可以過問的。”

甲子年正月三十,靈帝遇刺受傷,大將軍何進在雒陽城中大肆搜捕太平道,斬首教徒超過千人,血流成河。

二月中旬,伴隨著清剿太平道的命令下到各州,太平道被迫提前起事。因起事的教眾頭纏黃巾作為標記,土黃色一片片仿佛大撲棱蛾子,所以在官方的文書中,被稱為“蛾賊”。當然了,另一個稱呼在後世傳播得更為廣泛——黃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