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望南疆(第2/3頁)

丁二舅朝她招招手,點點下手的位置:“如意來坐二舅旁邊。”那本該是丁表姐的位子。

阿生都快對這個舅舅無奈了。

她的遲疑被丁宜看了出來。“唉,你明明長得這麽好看,怎麽跟成姬一般無趣?來,吉利坐二舅旁邊。”這就是要把不講規矩進行到底了。

阿生拉拉表姐軟乎乎的小手:“都是親戚,今日我們也不講虛禮。阿兄跟舅父坐,阿姊就跟我和父親一起坐吧。”

丁表姐點點頭,但似乎在點完頭之後瞪了丁宜一眼。

主客都入席,胡氏親自帶人來煎茶,氣氛其樂融融。胡氏少不了對丁表姐好一頓誇贊,聽得阿生都有些尷尬。丁表姐雖說要比他們的生母丁氏要白許多吧,但基因放在那裏,五官輪廓還是有些相似的,小眼睛低鼻梁,屬於比較寡淡的長相。然而,到了胡氏的嘴裏,仿佛丁表姐成了仙女下凡似的,這就……有些過了。

阿生可以理解以胡氏的立場是不方便說繼子的未婚妻不好的,但她就是牙酸。為了逃避家長裏短,阿生轉而跟丁二舅往大處侃:“舅父,交州也有豪族嗎?大舅在交州為官,可有被當地豪族排擠,施展不開?”

“豪族是不少的,但那些偏遠的豪族,底蘊遠遠比不上中原大族。對於大漢刺史,又怎麽敢不尊敬呢?”丁二舅笑道,“你又有什麽怪思?”

“常言道,天高皇帝遠。越是離司隸遠的地方,地方勢力就越桀驁不馴,難道我想的是錯的?”

丁宜沉思了一會兒,似乎是在仔細回憶:“蠻人自然是桀驁不馴的,但要說真正有名望的大族,還是以謙遜向學為家風。我在交州見到了士氏的才俊,叫士燮和士壹的,待人都寬厚,還向我請教《春秋》。”

阿生皺起了眉頭:“舅父與我仔細講講這士氏家族吧。”

隨著丁宜的講述,阿生的心就一點點的往下沉。不怕地頭蛇,就怕地頭蛇有文化。士家在嶺南繁衍多年,枝繁葉茂,再加上子弟好學,妥妥的一個上升期大家族。

不能再等了,她看上交州不只是因為物種和良港,還因為交州是東吳和西蜀的後背。自從知道了自己的哥哥是曹操之後,阿生無時不在思考她要怎麽做才能既不蝴蝶掉曹操的優勢,又能夠幫助他提前統一。

技術發展和人才儲備她已經在做了,那地緣優勢呢?她對於高中課本上的三國版圖還有個模糊的印象,曹操在北面,南邊一分為二,西邊是劉備東邊是孫吳。具體分界線不明,但阿生還是根據已知信息選定了她的目標。

東漢版圖的極南和極北。

後世的海南島和東三省應該還在人們的視線之外,且這兩個地方都不缺礦產,是用來秘密發展工業最好的兩個選擇了。且從戰爭的角度講,如果能夠占領遼東,就可以護住曹操的後背;如果能夠占領嶺南,就可以夾擊南方的蜀、吳。大連、海口都是良港,點亮航海技術後交通運輸極為便利。

總之,在阿生的計劃中,海南、東北至少得有一個。

如果條件允許,她兩個都想要。

拍腦袋做美夢很容易,實施起來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她還沒有啟程呢,就聽聞了嶺南士家這只攔路虎。偏偏丁家還對他們印象極好。

印象……好。好……嗎?

阿生不知不覺喝完了杯中茶。因為她長久沒說話,曹嵩和丁宜已經聊起了他們所認為的朝廷大事,各地都傳來五侯的家人為非作歹的消息,然而皇帝似乎沒有半點要管的意思。

“宦官亂政啊。”曹嵩自己主動說,“還要牽連父親的名聲。”

丁宜也嘆氣:“我們無人在雒陽,又能如何呢?便是讓你回到雒陽,你就敢當面反抗五侯嗎?”

曹嵩一聲接一聲地嘆。他當初不敢反抗梁冀,現在也不敢反抗五侯。“入仕艱難,只能與世浮沉。”

“舅父,”阿生突然說,“交州之南有一大島,舅父知道嗎?”

“大島?”

“就是極大極大的一個島,有三分之一,不,四分之一的豫州,或許是二分之一的豫州這麽大。”

丁宜被逗樂了:“到底是有多大?”

阿生有些抓瞎。她沒見過這個時代的地圖,所以她也說不清,只能按照海南是個面積比較小的省來推論:“比州要小,比郡要大,或者與郡等大。”

她長得好看,愁眉苦臉就讓人心疼。丁宜連忙說:“我知道你說的了,是珠崖郡和儋耳郡所在的大島吧。那島上的駱越人冥頑不化,又厲瘴橫生,珠崖郡兩次建立又兩次廢棄了。連郡守都不敢上島。”

說了一堆,全是阿生聽不懂的名字。“聽不明白,便不管了吧。只是舅父,你今年還派人往嶺南去嗎?能不能在隊伍中放幾個我家的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