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青黴(第2/2頁)

那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意識也許是被她嘮叨得受不了了。

“轟隆”一陣巨響,巨大的水柱瞬間蒸發,騰升而起的水蒸氣讓阿生的眼前模糊一片。等到白霧消散,就看見一個小小的光點小心翼翼地從天穹上落下來。

阿生揉揉眼睛。

是一個培養皿,培養基正中間只有一個小小的菌落。

很好,直徑不到一毫米的黴菌團,就用掉了第三年全部的空間水份額。在冥冥之中主持兌換工作的人顯然對於每樣物資的價值有著相當程度的了解,不會讓她有太多空子可鉆。

制作土法青黴素是一項漫長的工作,但是丁氏死亡的教訓讓阿生一點都不想耽擱。她讓人用高粱、小米、肉塊熬了培養液。從陶罐子到溶液都煮開消毒,然後取了一點珍貴的青黴菌放入罐子中,密封好後開始培養。

她雖然是學醫的,但畢竟不是在制藥廠工作,溫度、濕度、培養液濃度與配比,都得反復實驗,才能找到最佳的生產標準。她需要養出更多的高產青黴菌。在沒有離子交換柱設備的前提下,她需要自行摸索活性炭吸附提純青黴素的方法。

一切條件成熟之前,沒有經過藥性和毒性檢驗的土法青黴素,只能用來清洗外傷防止化膿。真正注射給藥,還要考慮純度和過敏的問題。

然而在最近三年裏,空間糊弄她的100粒阿莫西林,就成了救命之寶。掌握了超時代的救命藥,阿生的脊背一下子挺直了。

第一個有幸享受青黴素的是育嬰堂中的一名女孩。很巧,就是廿七從西南城乞丐窩拉扯出來的唯一一名女孩。她原本是沒有名字的,進了育嬰堂才被人取了名,叫丁夕。長期營養不良外加衛生條件惡劣,她身上有多處傷口化膿,高燒低燒交替,苟延殘喘了半年還沒有好全。眼看著又要到冬天了,育嬰堂的管事於心不忍,最後求到了阿生跟前。

阿生沒有檢驗過敏的條件,她只能采用少量試藥的方式。先取了一點點藥片粉末給她喝,等到半天後沒有過敏症狀,才將剩下的藥片分三天讓她吃完。

這個時候的細菌普遍沒有抗藥性,因此抗生素的功能簡直立竿見影。丁夕吃完一片阿莫西林後就有了明顯的好轉,不到一周就靠著充足的營養供給自行康復了。

丁夕的小夥伴們還因此跑到別院的圍墻外面,給阿生叩首。“不愧是貴人,連貴人家的符水也比黔首用的符水神異。”得了,你們幾個繼續回育嬰堂接受思想改造吧,封建迷信要不得。

任重而道遠。

更加讓阿生覺得任重道遠的是,祖父得了風寒病倒了。曹騰自邪風入體的時候就開始喝姜湯葛根,喝了一個月,病情卻越來越嚴重。

阿生琢磨著,她得親自出手。祖父年紀大了,經不起初級階段的中醫折騰,感冒拖久了,轉成肺炎就麻煩了。

風寒是個很籠統的說法,症狀上來說很像感冒。西醫看診,首先看病原體。感冒分為細菌性和病毒性兩類。病毒性易傳染,細菌性則大多零散發生。阿生跟青伯打聽到,服侍曹騰的十多個下人中,只有一人傳染上了,別人都沒事,心中就有了底。

細菌性好啊,細菌性感冒,可以用抗生素。

為了能夠更加確定,阿生費勁口舌說服了青伯,才得以見到閉門養病的曹騰。祖父心疼晚輩,生怕他們染上風寒,自打病重後連吃飯都是一個人吃的。

“你來做什麽?別胡鬧,快出去。”曹騰一見到她就趕客,聲音沙啞,妥妥的咽炎或者扁桃體炎拖著沒好。

“許久沒見祖父了,我很憂心。”阿生紅著眼,一副寶寶委屈的模樣。

曹騰嘆氣,他也想念寶貝孫女。“你想問什麽?布置給你的功課你有沒有拉下?吉利有沒有闖禍?”

阿生打蛇隨棍上,一邊跟祖父交談一邊觀察他的症狀。扁桃體發炎,有膿痰,沒有腹瀉之類的其余症狀。這是非常典型的上呼吸道細菌感染,空間提供的阿莫西林恰好對症。她已經幾次驗證這批抗生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接下來唯一需要提防的,就是祖父青黴素過敏。

阿生這回用藥更加謹慎,根據此前的經驗仔細衡量了劑量和時間間隔。然後將磨碎的藥粉偷偷放入祖父的姜湯裏。

她很是緊張地等待了三天。

奇怪的是,從青伯所說的情況來看,曹騰既沒有過敏的症狀,病情也沒有好轉。

阿生托著包子臉,難道是,她誤診了?這不應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