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送棺槨(第2/2頁)

到了送葬這天,淩晨天蒙蒙亮的時候,就有管事從別院帶來了一張原色的大幅麻布,另外還有墨丸與硯台。麻布鋪在大路旁,孤兒們按照年齡從大到小,挨個上前在麻布上寫歪歪扭扭的“丁”字。還握不住筆的小嬰兒,就由成年人抱著,手掌沾墨,劃上一橫一豎。

丁氏育嬰堂創辦以來,街上的乞兒為之一空,因而在東郊集市上也有幾分名氣。這般興師動眾,馬上就有聰明人猜到:曹丁氏今日要出殯了。果然,到了辰時,就看到浩浩蕩蕩的白衣隊伍從東郊別院裏出來。

孤兒代表——兩個十歲左右的男孩,托著寫滿“丁”字的麻布獻於棺前。曹操曹生在老家親戚的驚訝目光下出列,收下了這張麻布,蓋到丁氏的棺槨上。然後,曹嵩向圍觀群眾宣布,以丁氏陪葬的全部銅錢換取東郊農田,用來供養育嬰堂與婦醫堂。田契在眾目睽睽之下經過官吏認證,釘死在婦醫堂正堂的墻壁上。

直到多年以後,丁氏的葬禮依然被雒陽人津津樂道。但由於時代的局限性,模仿的人寥寥無幾。

一來,不帶一分錢下葬,在深信死後有鬼魂的東漢權貴看來簡直是傻大膽。說曹家不孝的聲音雖然小,但從來沒有消失過。

二來,曹家救助的都是賤民。婦醫堂不用說了,免費替人接生還送醫送藥,就是花錢買名聲,還是賤民中的名聲,在朝堂上不抵什麽用。育嬰堂收養乞兒棄嬰,大約是給兩個小主人培養奴仆家丁,這點不少人也能想到。但這年頭買個已經調教好的壯勞力也不花什麽錢,災禍一起人比糧賤,為什麽要從嬰兒養起?幼兒的夭折率高到嚇人,一不小心死了不就是白投資了?且儒家社會講究忠義,下人們普遍忠誠度高,還真不差那點忠心。

他們哪能想到阿生打著教育的主意呢。

此後的十多年裏,有些雒陽的仁善人家也仿照著辦過育嬰堂婦醫堂,但因為除了燒錢看不到什麽收益,漸漸也就荒廢了。只有丁氏婦醫堂和丁氏育嬰堂一直存留了下來,在京城底層百姓中打出了響亮的名聲。再後來,它們變成了皇家企業,千年來不停重建和翻修,一直是洛陽地區最著名的福利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