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繈褓中(第2/2頁)

“來,起,來,起。”

婢女和乳母都給她鼓勁,期望她能自己坐起來翻身。

阿生白眼一翻,拒絕套路,扭頭朝祖父伸出手。“啊,啊。”

祖父放下手中的竹簡,在老仆阿青端過來的銅盆裏凈手,才將她抱進懷裏,姿勢熟練地輕拍她的後背。阿生抓著祖父的帽帶,居高臨下地俯視她滿地翻滾的蠢哥哥。

也許是阿生的目光太過直接,亦或是雙胞胎之間的神奇感應。蠢哥哥丟下被他砸壞的小木馬,嗖嗖嗖地爬到祖父腳邊,扒著大腿要往上爬。祖父是跪坐著的,高度還沒有到令七十公分的嬰兒遙不可及的地步。

阿生一下子就有了危機感。

圓滾滾的大胖孫子很容易奪走親爺爺的注意力。在祖父嘴角上揚超過40度的時候,阿生情急之下吐出兩個字:

“煮父!”

祖父一下子就把目光移回到她身上:“哎呀,如意啊,會叫祖父了!再叫一聲聽聽。來,祖父。”

阿生很給面子:“煮父!”

“祖父。”

“祖父!”終於對了QAQ。

沒錯,阿生的小名叫如意,哥哥的小名叫吉利。直白又新潮,至少對這個時代來說,都是好名字。

因為一聲“祖父”,費亭侯曹騰一整天都神采飛揚。他自幼入宮,原本以為子孫繞膝的晚年只存在於夢裏,卻不想皇帝仁慈,準許宦官收養義子,這才有如今這含飴弄孫的光景。

“我總歸是要替他們謀劃前程,我還不能倒呢。”他對老仆阿青說。

青伯在這個家中多年,言語中除了恭敬還帶著親昵:“小二郎君八月就能說話,放眼整個雒陽城都算聰慧。”

曹騰摸著光溜溜的下巴,一邊摸一邊微笑:“這孩子體弱,擡翻坐爬都不如吉利。誰料開口這般早。可見上天垂憐世人,使人各有所長。”

宦官祖父是個有遠見的人,擅長挖掘孩童的潛力。自這日起,如意和吉利的培養方向就出現了輕微的偏差。吉利小哥哥活動課的時間延長了,而阿生則開始接受《詩經》的熏陶。

等到了暮春時節,一個已經能扶墻走路,另一個則會說完整的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