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兵分兩路

此時小書鋪聯合起來盜印,其實並不是什麽稀奇事,一旦遇得緊俏的書籍,搶貨源搶不過大書鋪,又不願意眼睜睜地看著到手的銀錢淌走,往往會湊在一起,同書坊商量好了共同雕版盜印,屆時你印我銷,得了錢再去分。

今次不過短短幾日功夫,那補遺重校的《杜工部集》名聲已經傳遍京城,頗有幾分洛陽紙貴的味道,看這勢頭,少說能有幾十年好賣,而各家手頭都沒貨,全要去問那書商搶,由不得他們生出別樣心思來。

得了掌櫃的應承,兩個夥計總算放下心來,這才敢把門閂下了。

門一開,外頭等候已久的客人就湧了進來,還未站得穩,便你一言我一語地發問起來。

有人叫道:“此處可有宣縣公使庫版的《杜工部集》?”

“我昨日便在此處登了名字,說好今日書到了先給我留的!”

“要楊如筠手書刻印的那一版,別那旁的來哄人!”

“別擠啊!我買三部《杜工部集》!”

不待鋪子裏的夥計回話,已是有排在後頭的客人急不可耐嚷道:“掌櫃的在不在,我出五十貫買一部!”

站在前頭人的表情一下子就變了,紛紛轉頭對他怒目而視,恨不得上前將這人的嘴給堵上——明明可以三十貫買到的東西,被這腦子有毛病的蠢貨胡亂喊,把價格都擡高了。

聽得那人叫,人群中鬧出一陣小小的騷動。

許是被人瞪得不高興,那人惱道:“價高者得,看什麽看!”

有站在後頭的生怕自己排不到,忙也跟著喊道:“你瞎裝什麽闊,外邊都賣到五十五貫的行價了!我出五十六貫,先賣給我!”

一時前前後後的人都跟著亂喊價起來。

鋪子裏的夥計忙著維持秩序,那掌櫃的則是轉頭就往後走,把裏頭搬貨的人叫出來幫著收訂錢,免得走了客。

他站在後邊看著外頭烏泱泱的人群,吵吵嚷嚷的前堂,心中不由得有些煩躁。

客源是夠了,書也不愁賣,可這書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到。

昨晚談了一夜,明明開的價已經比原本的價高兩倍了,那書商竟是不肯把書賣斷,這就罷了,還說他們擅自擡高售價,連今日的貨源都不肯再給。

眼看著金山銀山就在面前,偏生還賺不到,他們這十幾家被斷了貨源的小書鋪於是合在一起,商量出了對策了,打算雙管齊下。

一是著人已經動身去宣州找那宣縣公使庫買書。

書既是在宣縣印出來的,就不可能全數運得進京,按著慣例,外送最多送三成,縣裏肯定還有不少存貨,況且三十貫一部,那個小地方哪裏有幾個人能買得起?必還有剩,不如收攏過來回京城拉高了價格賣。

不過這一往一返,又是大冬日的,哪怕快馬加鞭,等到得地方收夠了書再回來,少說也要大半個月,到時候最肥的那一塊肉怕是都被人吃了。

二是著手再印。

再印二字,聽起來簡單,其實並不容易,抄版的人好找,雕版的人不好找——如此著急的時候,旁的東西就不要去多顧了,隨便雇上二十個人,只要寫出來的字是清楚的,一人分一冊,一天就能抄完。

可雕版師傅就不那麽方便了。

京城裏手熟的師傅本來就不多,還都被書坊養著,個個手頭排著活,最多能挪出兩三人來,人這樣少,就算一齊開工,晝夜不停,少說也得八九天才能雕完,況且雕版好了之後,還要去印,印完還要裝幀,如果只有幾百部還好,此時看著各家統計出來的缺口,至少是上萬的量,倉促之間,連足夠的紙墨買不到。

昨夜臨急臨忙去問,平日裏熟識的筆墨鋪子都說庫房裏早一天被搬空了,而今四處都在下雪,行路不便,要等新紙到,少說也要七八日。

他們只好一面四處去其他地方找紙,一面遣人去麻沙。

眾所周知,天下書冊,十中有八出自麻沙,到那裏雕版師傅好找,小工好找,想要印書,自有現成的書坊幫著接,如果錢使足了,最多五六天就能把一部書復刻出來,等到重印裝幀好了,那一處一邊印,這一處一邊往京城送,送到哪裏是書,明明白白送的就是錢。

這樣一算,比起在京城自印,自然是麻沙找人再印更為劃算,是以一商量完,那些個書鋪就選出幾戶東家作為代表,起身去了麻沙。

只可惜眼下風大雪大,水路已是封了,只能走陸路,路上少不得還要耽擱些時日。

最好能在月底就把書運得回來,哪怕吃不上頭刀肉,之後能一直喝肉湯也好啊!

***

京城裏頭鬧個不休的,還不止各家書鋪,從書院到茶鋪,由各處官府衙門到官員文士的書房,乃至於小甜水巷的繡樓裏頭,都在為著此事都生出各自的反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