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3/4頁)

顧沉說道:“就是讓大周天下選出幾個正在銷售的高档樓盤,推出一個人才激勵的優惠策略。”

“比如985,211的本科畢業生,可以憑借畢業證減免10萬塊房款,研究生可以減免20萬,博士生可以減免30萬……”

其實這個人才激勵的宣傳方案,是顧沉接待翟興國的時候無意間想到的。現在的重點大學畢業生,基本上畢業以後都會留在大城市打工。買房就成了老大難的問題。翟興國這種人並不是特例。更多的人是辛苦奮鬥好幾年,卻連翟興國都不如——至少翟興國還敢走進大周天下新樓盤的售樓處,很多人卻連走進去的勇氣都沒有。

“之所以會選擇高档小區,是因為大城市的高档小區大多數都是一平米均價在5萬到10萬以上。我們減免的這部分錢,於房款總價來說根本就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充其量也就是經理級別都能打到的內部折扣價。但我們一旦把這個優惠政策落實到明處,就可以請媒體買通稿大肆宣揚大周集團重視人才,鼓勵人才安家落戶。積極響應社會政策……”

周曉婷也是聰明人,顧沉覺得自己不需要說太多:“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宣傳方案送你了,用不用隨你的便。”

周曉婷手托腮看向顧沉,雙目異彩漣:“行啊!我真是小瞧你了。說說吧,你是怎麽知道我現在負責的就是公關宣傳這一塊的?還特意幫我想了宣傳方案?”

“你現在負責這個嗎?”顧沉聞言一愣:“我還真不知道。我本來是想用這個方案跟你交換兩個家教名額的。不過現在也不用了。”

“怎麽回事兒?”周曉婷狐疑問道:“你要去做家教?”

“不是。幫客戶問的。”結果客戶差點跑了。顧沉也就懶得再折騰。

周曉婷略微有些失落。笑著說道:“那怎麽辦?無功不受祿,我也不能白要你的方案呀——”要不請你吃飯!

周曉婷話還沒說完,就聽顧沉說道:“要不你還是給我兩個家教名額吧。我都答應別人了。他們食言而肥,我總不能跟他們一般見識。”

周曉婷:“……”

周曉婷兀自憋悶的白了顧沉一眼:“對方什麽學歷?什麽條件?都能教什麽學科?”

“兩人都是C大的畢業生。一個學建築的,一個學英語的,好像還是什麽字幕組的人。數理化英應該都沒問題。”

周曉婷翻開家教本,抄了兩個電話號給顧沉:“自己聯系去吧。”

顧沉看著氣呼呼的周曉婷,有點莫名其妙。

當天晚上籃球社的訓練結束,顧沉回到寢室以後就把電話號碼發給翟興國了。翟興國大概是沒想到顧沉竟然還想著這件事兒,激動到打了電話回來道謝,還跟顧沉一個勁兒的道歉。兩口子在電話裏輪番道歉,非要請顧沉吃飯賠罪。

搞的顧沉也挺不好意思的。

其實認真說起來,大家也就是見過一面的萍水之交。翟興國為了十萬塊逃了他的單。雖然說著不好聽,但是換位思考,如果是顧沉站在翟興國那個角度,當利益足夠大的話,他也未必能做到為了遵守跟只見過一面的人的約定,就放棄眼前的既得利益。要不然古人怎麽總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呢!

撂下電話以後,顧沉抱著書本鉆進公共活動室的多媒體教室。

他之前在喬家無意間看到的《財經日報》,有一則報道是關於直投資金備案的。大概意思是說為了刺激國內資本市場的流通,證監會首次允許基金公司進入股權投資領域。並且明確了直投子公司和直投基金可以參與股權相關的債權投資。

這就意味著國家放寬了對資本的限制,鼓勵資本流動。

重生回來,顧沉知道,受到這些寬松政策的影響,至少在未來一年的時間內,國內股市的交易量簡直如野草般瘋長。整個大盤陷入到了牛市的狂歡。大量閑散資金充斥場外,私募盛行。

如果不考慮狂歡之後的一片狼藉,顧沉現在最想做的,就是在這場狂歡中攫取第一桶金。

只不過相較於股市上海量的閑散遊資來說,顧沉這區區二十萬本金實在是不值一提。所以顧沉在開通股票賬戶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一個叫HSHOMS的資產管理軟件上,發行了一個傘形信托計劃。加五倍杠杆,申請了一百萬的場外配資。

然後,考驗記憶力的時候就到了。

顧沉需要在浩瀚如煙的股票中,精準選出幾只能連續漲停的“幸運股票”。然而時間太久遠了,除了特別有名的幾只股票,剩下的那些股票走勢顧沉都記不太清了。哪怕天天盯大盤查資料,也總有疏漏的時候。又因為加了杠杆的緣故,顧沉也不敢做太多極端操作,生怕一不小心玩爆倉了,賠個底朝天。

於是兢兢業業的炒了一個多月,結算的時候,刨除各種手續費和傭金,以及各種記差了漲跌起伏賠掉的部分,顧沉拿到手的連本帶利就只有兩百萬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