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風雲漸起日

宮中

宣鏵帝召見謝淮, 安撫了他幾句, 便命他留在晉安。太後又喚謝淮去說了幾句話,待出來時,已是日暮時分。

宮殿成群, 富麗堂皇, 玉階在暮色下泠泠泛光, 承載著無數人的勃勃野心, 延伸至最高處的紫宸宮。

謝淮立在殿前看了一會兒, 卻並未離開, 而是繞了個路,在文書殿前尋到了三皇子臨禦。

臨禦正與朝臣議事,自祝渚一事後, 他便穩重許多, 眉眼間多了幾分沉斂。見著謝淮,臨禦目光一驚,囑咐了朝臣幾句,便提步走來。

“你回來了。”

行到花樹旁,臨禦朝謝淮一笑,問道:“若若也平安回到安國侯府了罷?”

謝淮頜了頜首,深深瞧了他一眼, 輕笑道:“多日不見,三殿下變化良多。”

臨禦苦笑一聲,無奈嘆道:“失去了些什麽,便懂得越多, 可我有時候,倒寧願什麽也不懂。”

“既然懂了,殿下何不懂得更深些?”

“……你這是。”

臨禦心中一跳,擡眸望向謝淮。

謝淮面不改色,俯身行禮;“我願助殿下,青雲直上。”

臨禦斂眸不語,一瞬間卻想起很多事。他想起從前鹿鳴書院中與臨徽對弈,與若若堆雪人,是多麽的歡快。然而流光一轉,殿中臨徽淡漠的神情,姐姐悲傷的目光,若若孤身一人為謝淮說話的場景,便又歷歷在目。

闔了闔眸,臨禦亦俯身,還了謝淮一禮:“……多謝。”

時光流轉,轉眼間又是一月有余。臨薇去安國侯府尋了若若幾次,見她平安無事,才松下一口氣來。

近日大臨朝會將至,臨徽與阮青令政事繁忙,都不曾來尋過若若。朝會中,各國使臣會來晉安拜訪,乃大臨三年一度的盛會。

是日,朝會盛行。

各國的使臣紛紛捧了賀禮,乘著華蓋馬車入了晉安,沿著朱雀道悠悠行入宮中。宣鏵帝與王公貴族,朝中重臣們坐在紫宸殿中,等候使臣來拜。

朝臣中,臨徽淡淡而立,與不遠處的謝淮對視一瞬,便又輕輕別開了目光。謝淮回來了,可那又如何?一個瑾王的世子,終究得不到宣鏵帝的信任。

謝淮卻一笑,側目望了望殿門。

正待此時,王大儒卻忽然朝前一步,行禮道:“聖上,臣有本奏。”

見是大儒,宣鏵帝和煦道:“說罷。”

王大儒笑了笑,緩緩道來:“聽聞建安城的知府前段時日病去,如今官位空閑多日,百姓無人管轄。臣舉薦鹿鳴書院的慕遠之,前任此位。”

“……哦?”

宣鏵帝沉吟一聲,道:“慕遠之為人穩重,文識過人,倒也不錯……”

臨徽聞言,面色卻微微一變。

建安城臨於晉安,乃國之重地。他本想舉薦自己的人當建安的知府,如此一來便能穩固勢力。如今卻被臨禦一派的王大儒搶先一步,打亂了他的步調。

他本胸有成竹,因臨禦手下,並無適宜人選。

如今王大儒卻推舉了慕遠之……可慕遠之何時起成了臨禦一派的人?

臨徽面色微沉,忽地望向謝淮。

謝淮面不改色,眸中淡淡,朝他一笑。

“……”

臨徽斂了斂眸,出列道:“父皇,慕遠之乃院中夫子,雖文采斐然,一代絕倫。然他素來不議朝事,兒臣唯恐,他不能勝此重任。”

“兒臣卻以為不然。”

臨禦輕輕一笑,亦朝前行禮道:“夫子雖居於竹舍,心中卻常懷天下,從前在院中念書時,便聽得夫子道‘臥聽蕭蕭竹,疑是疾苦聲’。兒臣以為,建安知府一職,夫子再適宜不過,父皇為何不信夫子一次呢?”

“……”

這二人各執一詞,宣鏵帝沉吟一聲,卻並未作答。不過於他而言,心中卻更偏向於臨徽,畢竟臨禦從前散漫慣了,些許對朝事還有些天真。

然正待此時,殿外卻傳來一聲宣唱:“南國太子攜使臣前來拜訪,奉上城池三座、黃金千兩,綾羅百匹,珠玉十箱。”

此話一落,殿中皆寂,滿堂震驚。

各國使臣確實會來拜訪不錯,可數十年來,是第一次有人奉上如此多的禮,不說其他,那三座城池便足以撼動四方了。

南國的太子……等等,是不是有些熟悉?

宣鏵帝亦是一默,半晌,才道:“宣。”

眾人回首,見殿門前,少年一身華服,容色無暇,眉眼溫潤如玉,緩緩行來,穩重道:“南國祝渚,前來拜訪聖上。”

宣鏵帝面色松緩,笑道:“多日不見,看來你過得不錯。”

祝渚一笑:“承蒙聖上關照。”

臨徽望著祝渚,心中卻浮起不好的預感。果然,只見祝渚停頓幾許,最終還是朝宣鏵帝行禮道:“祝渚此前曾受貴國三公主照顧,如今有幸重回晉安,不求其他,但求能娶三公主為妻,迎回南國,求聖上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