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有了(第2/6頁)

盛寧這樣全年無休,且每日裏營業時間還長於百貨公司、供銷社等地方的營業方式,自然是受到了廣大老百姓們的大力歡迎的。

他們再也不用擔心自己上班的時間跟供銷社的開門時間重合,下班後人家也關門了,想買什麽都買不到了。

盛寧能夠做到這一點,不得不說,跟古明妍從一開始就跟供貨商們談好的合作方式有著很大的關系。

盛寧之所以能夠保持這樣長時間營業還不曾出現缺貨少貨的情況的原因,正是因為古明妍跟供貨商們談好的供貨方式,相當讓他們心動,會在最大程度上,優先且保質保量的給盛寧提供貨源,盛寧自然就沒有這方面的擔憂和壓力了。

除了盛寧出貨量大,供貨商們可以賺得大筆利潤的原因,讓他們願意優先供貨之外,古明妍一改行內規矩,從不賒欠貨款,每筆賬目都是及時給供貨商們清算的做法,才是最最關鍵的原因。

在公對公的年代裏,賬面上交易記錄好了,但實際上賒欠貨款之後再結清的做法那是數不勝數的。

八、九十年代裏,有多少做生意的人最後就是被賒欠的款項要不回來,而自身也還欠著別家的錢這樣的三角債給拖垮的,古明妍也是心裏有數的。

她自己資本雄厚,不會落到那樣的境地裏,便就不會在這上頭給自己的合作方增添麻煩,每每都是當場就給人家現金結算了的。

畢竟,但凡是做生意的,都知道這現金流的重要性,資金一旦鏈斷裂了,再大的生意被摧毀也不過就是一瞬間的事兒。

古明妍自己是個直腦筋,最是不喜借人欠人這樣的事兒,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做生意的時候,都同樣是這樣。

她自己不會做那欠債的人,同樣的,也不想自己被別人欠著。

所以,在她的生意經裏,有一個原則就是財務上要盡量的交割清楚,盛世不接受賒欠。

要做到這一點,在這樣的大環境裏,保持獨立,那麽她便也愈發的不能欠了別人的,讓人家有任何說嘴的機會了。

因此,古明妍給盛寧上貨上的及時,全靠著她只要一聯系供貨商要貨,他們給了貨後就能馬上拿到貨款現錢的緣故。這與盛世的生意如此好做痛快,誰也不是傻子,自然就會先緊著她這邊來了。

盛寧的成功,來的比古明妍預想中的還要快。

隨著電視廣告後續的效應起了作用,加上來過盛寧的老百姓們的口耳相傳,短短一個月內,盛寧的熱度就持續攀升,每日都會迎來大量的顧客,銷售業績也不斷創下新高。

在這樣的大力宣傳鋪墊和老百姓們親自體驗感受過好的如潮好評中,盛寧超市,很快就成為了京都城內一個非常有名氣的去處,引領了城內的時尚風潮了。街頭巷尾的,也都屢屢能從一些大媽大爺們的談話中,聽到盛寧的名字——

“哎,你去過盛寧了嗎?我跟你說,那地方可好啦,東西又便宜環境又好,裏面的小姑娘態度還都特別好……”;

“超市你都沒聽說過啊?人家那劉華不都在電視上說了嗎,那是港城都流行的東西,可是新鮮的很呢,你有空了一定要去盛寧看看哈……”

Bh bh的,京都市民們對盛寧的討論,自打開業起,就沒停下來過,可見其火爆程度了。

就在盛寧這樣受到大家歡迎的情況下,京都的幾家報紙雜志,尤其是最最官方的幾家,也都分別刊登了關於盛寧超市的報道。

報紙上說了,對於盛寧這樣新形式、能為老百姓帶來切實優惠的商場,受到了社會各界,包括市裏各個領導們的高度重視和稱贊。除此之外,報道中還對盛世公司做出了鼓勵,希望他們能再接再厲,將這樣好的商場多開幾家,也讓更多的老百姓能享受到這樣高質量的購物體驗。

與開業之初古明妍專門找來為自家宣傳的記者媒體不同,這京都的幾大報社同時的點名表揚,則是人家主動給盛寧的,且很明顯的,這篇報道都是在領導那兒通過了的,其間還引用了多位領導的點評,很是表揚了他們一番。

這次的報道,因為報紙的官方性質和這一傳統的傳媒形式在八十年代的巨大影響力,不但讓盛寧持續保持了客流不斷的火爆狀態,還在無形中,為古明妍和盛寧,掃去了很多的麻煩。

如果說,任何一個新興行業的發展都會伴隨著另一個行業的衰落消亡的話,盛寧這樣的大超市的異軍突起,便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傳統供銷社行當的經營了。

雖然盛寧現在還只有一家,且供銷社都是國營的,盛寧並不存在一個固定的對手。

但是,盛寧的出現,其高質量的服務和產品質量,加之低廉的價格和舒適的購物環境,便一下就將那些老舊的供銷社、百貨公司等,給比到了泥裏,這也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