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王謝堂前飛鳳凰(第2/4頁)

這時,旁邊侍女輕聲道:“奴婢給鄭家大娘子、四娘子、七娘子問安,諸位小娘子安康。諸位嘉賓入席還需一段時間,矮幾上有茶湯、點心,諸位可先消遣片刻,宴席即刻便開。”

這是點心?阿鄭目瞪口呆的看著眼前的盤子,她以為,她以為是擺件呢。怪不得鼻尖總縈繞著食物的香味,阿鄭第一次參加這樣隆重的大宴,心有疑惑也不敢說,只歪頭看母親。母親也是慌的,伸著脖子看前面嫡支主母的動作,亭子外就站著郗家侍女,可不能發問,否則讓人聽見笑話。

鄭家嫡支主母其實也沒見過這些點心,面前的長長的白瓷盤上,擺著四幅畫兒。是的,這是畫兒,若是侍女不說,嫡支主母哪能想到這是點心。第一個長條盤上黑色的醬汁勾勒出遒勁枝幹,不知名的白色點心做成花瓣形狀,拼成一樹繁花。在瓷盤空白的地方,還有草書寫著“春蘭”二字。光這一筆字,就非凡俗。

鄭家嫡支主母不著痕跡左右看看,發現侍女沒有關注自己,才小心起筷,夾了片“玉蘭花”的花瓣入口。嗯,香酥可口,田味濃郁,卻一點兒也不油膩,好似油炸的,又不確定。這樣的口感,是她從未吃過的。

一見嫡支主母有了動作,其他人也有樣學樣,擺在各自矮幾上的“春蘭”盤,一會兒就夾光了。

既然花兒能吃,那樹幹呢?阿鄭忍不住拿筷子戳了戳樹幹,卻夾不起來,只是把樹幹擦花了。

鬧笑話了,阿鄭臉一紅,在母親的瞪視下放了筷子。

春蘭飛快吃完,接著就是一盤“夏荷”,肥厚的葉片,粉紅色的花朵,筆直的莖條,連中間黃色的花蕊都那麽逼真。阿鄭不敢先動,她不知道這一盤花兒該吃什麽。

坐在前面的鄭家嫡支主母也有同樣的疑惑,剛才玉蘭花瓣十分明顯,現在的夏荷卻是花葉俱全,該從哪裏下手?

赴宴不能露怯,鄭家嫡支主母只能從最不會出錯的花瓣入手。一片花瓣入口,全是荷花的清香,這個時節,哪裏去找荷花?這清香又是怎麽來的,那黃色的蓮蓬,居然蓮子拼成的,有蓮子的清香,又軟糯入口,真不知郗家的廚子是怎麽炮制的。

嫡支主母十分矜持,吃完了花瓣不再動手,旁邊的小娘子卻忍不住,徑直夾起一片荷葉。鄭家主母來不及攔,小娘子已經先贊道:“是雞子味兒的。”

嫡支主母趕緊又看了看亭外的侍女,發現她沒注意裏面,才長舒一口氣,小聲道:“矜持些。”

“嗯嗯。”嫡支小娘子不甚有誠意的點點頭,繼續吃葉子。

身後的幾桌也有樣學樣,花瓣、蓮蓬、葉子吃個精光,甚至莖條也沒放過。

接下來是一盤“秋菊”,一朵形態艷麗的長須菊展現妙曼身姿,在胡瓜做的綠色枝葉的襯托下,比花園裏的真花還漂亮。謝天謝地,總算認出一種菜蔬瓜果啦!

“字寫得真好。”阿鄭忍不住輕聲贊嘆。秋菊二字用的是草書,雖用醬汁書寫在瓷盤上,也是難得的佳作。

沉迷美食的鄭家人愣了愣,各房主母狠狠瞪了一眼自己女兒,瞧瞧人家小娘子,吃東西先看字呢,像你們,只知道吃。阿鄭母親自豪挺了挺脊背,這是她的女兒。

當然,主母們沒比小娘子好多少,誰沒沉迷在這些精巧美味的點心中呢?

最後一道是“冬梅”,花瓣並非大紅色,而是一種帶著水光的淡紅色。不是尋常衣料過水幾次之後暗淡的紅,而是那種鮮亮的、有光澤的淡紅色,與旁邊伺候的侍女衣裙一個顏色。

阿鄭忍不住悄悄觀察亭外侍女,她姿態美妙、禮儀嫻熟,一身衣裙也奪人眼球。帶著梅香味兒的花型點心入口,逼真的花朵造型都擋不住阿鄭觀察侍女衣裙的目光,真漂亮啊!

若早知郗家不介意客人穿紅戴紫,她該穿那件大紅斕衫的。唉,幸好沒穿,郗家侍女都穿這樣泛著水光亮色的粉紅衣裙,不知何等富庶,她穿一見尋常大紅斕衫,怎能展現鄭家財力,沒得讓人笑話,連個侍女都比不過。

“怎麽就吃完了?”阿鄭還在想心事,嫡支主母驚叫一聲,當然,聲音壓得低低的。坐在旁邊的嫡支小娘子也臉紅,“好吃嘛~”不知不覺就都吃完了。

嫡支主母扶額,哪家赴宴會把開宴之前的點心都吃完的,顯得沒見識又不矜持,他們可是鄭家,不是那些剛發家的泥腿子!

亭中的客人總注意著這些細枝末節,生怕丟人現眼,其實整個花園裏,每桌的點心都是這個狀態。有和郗家關系好的,會笑問侍女還有沒有多余的點心,侍女也大方答暫時沒有,等娘子/小娘子歸家之後,定派人送去。有爽朗大方的,就有小心謹慎的,不經意吃完了,坐立難安,就怕給家裏抹黑。見客人擔心,亭外的侍女也會適時上前,不經意閑談:某家娘子吃完了,還預定歸家帶一些呢。如此,客人方能安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