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2/4頁)

魏然警惕,看向孟鐸,孟鐸:“如今她隨我習書,你無需提防她。”

話雖這樣說,兩人卻不再繼續剛才的談話。魏然彎下腰,回應令窈的話:“半年不見,郡主長高了。”

令窈:“只是長高而已嗎?”

魏然一怔,隨即拋出許多好話,令窈聽了,打趣他:“魏然,你誇人的功夫可不怎麽好,何必說那麽多,一句‘郡主花容月貌傾國傾城’不就得了?”

魏然尷尬微笑:“受教,下次再見郡主,一定誇得郡主心滿意足。”

令窈深知不能過多摻和孟鐸的私事,主動拉過山陽,命他背她往外去。待上了山陽肩背,她回頭笑著對孟鐸交待:“魏然雖好,但先生也不能忘了我這個徒兒,早些趕來為我上課罷,莫要姍姍來遲。”

令窈走後,魏然也準備離開,此地不宜久留,他還要趕回汴梁。

忽然孟鐸叫住他,吩咐:“替我準備一份賀禮。你在宮裏時日長,自然更懂女孩子的喜好,禮物不必貴重,清新別致即可,趕在大年初一之前讓人捎來。”

魏然這才想起大年初一是令窈的生辰,每年宮裏都要為她設宴慶祝,皇帝親力親為,可謂是極盡奢華。

他明知故問:“是給誰的禮?”

孟鐸邁進雪裏,頭也不回:“還能有誰?”

魏然為難:“她自小長在富貴窩裏,只怕瞧不上尋常之物。”

孟鐸已經遠走。

魏然嘆氣。這可如何是好,要討小郡主的喜歡,難於上青天。

今年臨安城的除夕夜,並不比往常熱鬧。城中人家大多免了守夜的舊俗,只因第二日要趕去參加鄭家的遊宴。

大年初一,本該是闔家探親戚互相拜賀的日子,為免各家不方便登門參宴,一般不在此日大設宴席。今年卻不一樣,鄭家大擺筵席,提前數月便通知城中各府人家。

若是換做別的理由,眾人也就推了。偏偏是小郡主生辰,哪能不去?

宴席從早到晚,連設三日,鄭府門口賓客如雲。

大老爺不在,三老爺在外間招待賓客,忽見華家大老爺攜一對子女而來,其後奴仆挑箱扛籮,比別家的賀禮要多三倍。

三老爺還以為自己看錯。華家與鄭家並無深厚交情,且因著小郡主的緣故,兩家頗有結緣之嫌。今日他們肯上門參宴已是意料之外,哪裏想得到竟還會備下如此厚禮。

華大老爺示意華晟和華朝去給令窈問安時,令窈正和鄭嘉和說話:“你就坐我旁邊,反正不許你坐那麽遠。”

鄭嘉和提醒她:“你該坐祖母那邊的主桌。”

令窈理直氣壯:“我坐哪桌,哪桌就是主桌。”

鄭嘉和低眉淺笑。他難得穿紅,朱色金線袖邊的圓領袍,玉簪冠發,因著璧白的面龐不似平常病容,笑起來如蘭似桂,更添少年英氣。

令窈只覺賞心悅目,還想多瞄幾眼,被一道洪亮的祝語打斷。

“遙叩郡主金安,願郡主芳辰吉樂!”

令窈擡眸,望見華晟低身鞠躬,旁邊華朝結結巴巴地將他剛說過的話復述一遍。兩人百般恭順,像是被誰拿刀架在脖子上一般,唯唯諾諾。

令窈雖頗感意外,並不想與他們兄妹二人過多交談,也沒說謝,點點頭就算打發他們了。

倒是鄭令清大驚小怪,同鄭令婉說:“華家的人怎麽了,吃錯藥?”

鄭令婉只答:“或許是不想再生事端。”

華家兄妹走後,陸續又有別府的人過來祝賀令窈生辰,不多時,南康澤帶著南文英出現。

令窈受了南康澤的禮,轉眸望見南文英看鄭嘉和的眼神。不止她一人看見,鄭令婉也察覺到了。

南康澤道完慶賀語,同鄭嘉和說:“二郎,我新得一副閻立本的仕女圖,不知是真是假,可否請二郎幫我鑒鑒?”

鄭嘉和看了看令窈,方才開口回應南康澤:“可否下次?”

令窈怕被人瞧出她小氣,佯裝大方,道:“何必等下次,二哥哥快去快回。”

待鄭嘉和跟南家兄妹一塊走了,令窈又覺得後悔。她心裏說不出的滋味,剛巧與鄭令婉撞上目光。兩人心領神會。

令窈招手:“二姐姐,你坐過來些。”

鄭令婉猶豫半晌,推了鄭令清挽留的手,坐到令窈身邊。

令窈口是心非,悄聲說:“南姑娘出身好,模樣也好。”

鄭令婉低了聲音:“她確實很好。”

一時間相對無話。沉默片刻後,鄭令婉開口:“她的心思未免也太明顯了。”

令窈絲毫未覺自己的話老氣橫秋:“就是,小小年紀,就打起這樣的主意來。”

鄭令婉咬牙切齒:“她心氣高,後年及笄,定有無數世家子弟求親,何必招惹哥哥。”

令窈從未覺得鄭令婉如現下這般討喜,夾一塊蔥扒羊肉給鄭令婉,道:“她還說要考女學士,若真是考上女學士,哪還瞧得上二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