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卷3(第2/2頁)

呼……

黑霧深處的東西狂嘯著沖了出來,裹挾著黑霧與陰風,由最純粹的陰煞凝結而成的煞靈無形無相,變幻萬端,似有無數張臉孔來回變換,甫一出現,便有無數鬼哭之聲響起。

煞靈好似化作一張黑色的大網,當頭向著蕭妄籠罩而下。蕭妄目光微凝,寒風隨他心意在天地間乍然而起,他的身形隨風向後飄去,優雅中不失迅疾。

面前這只煞靈在他眼中不算什麽,若是不能直接斬斷陰脈,即便此時滅掉這只煞靈,再過千萬年自然又會有下一只煞靈誕生。

這片天地誕生不久,許多不足尚未完善,不僅僅是盤踞在人間的惡鬼,這片形同鬼窟的陰地,甚至還有許多天生地養、生來便近乎於神的種族……都被一股腦地匯集在同一片大陸上。

若要將這些不足之處一一完善,一心只想要養傷的蕭妄,恐怕沒有這份心力。更多時候,他更傾向於做一名旁觀者。

只可惜,此時的情形卻由不得他選擇。

雖然誕生了智慧,卻依舊只憑本能行動的煞靈,再一次撲了上來。

這一次,蕭妄不再避讓,他揮出那柄滿布裂紋的負蒼劍。

突然間,星星點點的信仰光輝好似受到吸引,江河入海般向著負蒼劍洶湧而去。無論是那些蘊含著感激與祝福的純粹信仰光輝,還是來自於少數只想著不勞而獲之人那充斥著貪欲與無知的渾濁信仰光輝,此時盡數被負蒼劍所吸納。好似在劍身表面鍍上了一層朦朧星光,就連那些裂紋都不知不覺減少了許多。

這一切發生在瞬息之間。

冰冷的劍光已經揮出,甚至有不少信仰光輝隨著劍光的方向傾瀉而出,一瞬間洞穿了煞靈虛幻的形體,直直向著下方斬去。

如同天上星河墜落,匹練般的劍光將整片山脈斬成兩半。

劍光消失,一條深深的峽谷橫亙於地面之上,峽谷深處是一條被徹底斬斷的地底陰脈。

呼……

天地間忽然狂風大作,吹散了天幕之上層層厚重的烏雲,千萬縷金色輝光遍灑下來。

四周頓時響起無數鬼哭之聲,無數年積累的陰煞在陽光下蒸發,一條條惡鬼也化作飛灰,這片山脈間晴光大放,就像是一幅畫卷突然調高了亮度,讓觀者心情也不覺變得明快。

蕭妄收回負蒼劍,突然感覺自己神魂上一陣輕快,就好似突然被移開了一層重壓,或是整道神魂被輕輕洗滌了一遍,產生了一種難以言喻的舒適之感。

冥冥中似有某種無形的力量降臨在他身上,盡管這力量極其微弱,卻讓蕭妄感覺自己與這片天地稍稍契合了幾分,不再像原先那樣若有若無受到排斥。

他腦海中莫名閃現出一些訊息,似乎自然而然就明白了那冥冥中的力量來由。

“……位面眷顧?或者說……這片大陸的天道功德?”

……他似乎又發現了一條加快傷勢愈合的道路?

蕭妄揮袖將一些理智尚存的正常鬼魂保住,隨手封禁起來。看著這些形體虛幻的鬼魂,又聯想到剛才獲得的那微不足道的天道功德。一個念頭突然在蕭妄腦海裏鉆了出來。

……若是自己能找到妥善安置這些鬼魂的方法,讓他們不至於繼續在人間遊蕩,迫於生存的本能,吞食人氣變成惡鬼……想必一定會獲得更多的天道功德吧?至少對自己的傷勢很有幫助。

沒等他繼續細想下去,來自萬裏之外的信仰光輝如海潮般洶湧而來,無數心聲在光輝中響徹一片。

蕭妄隨手一揮,無盡閃爍的信仰光輝頓時化作了一面懸浮於天地間的光幕。

一幕幕畫面在其中顯現出來。

——

後世發掘的《夏書》記載——

上古之年,年代已不可考。山洪爆發,群峰坍塌,人族起源之地,第一個大型部落山陰·部落,被山洪吞沒。

關鍵時刻,初始之神浮黎帝君突然現世,祂移山填海,化滄海為桑田。

新的聚居地上,百族齊聚,先天強橫無比。有大妖橫行無忌,帝君斬之。

浮黎帝君又以日月星辰為觀想圖,傳授人族觀想之法,以後天修行彌補先天不足。

離去之前,祂留下大道神文三十三字。據說一旦悟透,便可掌握天地間三十三種大道法則,化凡為神。

此後,人族將這位他們認知之中的第一位神祇視作初始之神。

有關祂的神話傳說層出不窮,經過後人整理,在最終的記載中:祂與天地同時而誕,以日月星光為衣,司掌天地萬物,庇佑天下眾生。

——人族稱呼祂為“浮黎帝君”,抑或是“浮黎九闕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