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此時崔祐正忙著收尾戰事安撫地方,淩不疑等不及隨同大軍班師回朝,便提前兩日帶著萬程兩家人回返都城了。途中,少商鉆進馬車虛心請教她那位神棍胞兄。

“為何每每提到樓家,淩大人總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其實我至今未替樓家說過一句話,樓垚婚後我更是只見過他一回啊!”

“這有何奇怪的。”程少宮毫無興致的擡擡眼皮。

“因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淩不疑他自己更加知道,倘若沒有陛下沒有何家沒有其他種種牽絆,將他與樓垚一道放在食案上,你會挑哪個來下嘴。”

少商默然,片刻後又掙紮道:“這話也不盡然,其實我現在很喜歡淩大人的。”

程少宮打了個哈欠:“這話你應該去對他說,興許他就順下這口氣了。”

回到都城,其余人各回各家——包括原本要申冤但此時重點已不在自己身上的萬松柏,淩不疑與少商分別去見了帝後。皇帝此時正召了數位儒生詢問校集文稿之事,看養子神色凝重,便打算屏退殿內所有人,誰知淩不疑卻叫住了袁慎。

“恐怕這事還要袁侍中鼎力相助。”淩不疑道。

袁慎神色一凜,躬身稱喏。

此時皇帝早將黃聞拘禁起來,然而無論怎麽審問,黃聞都只說是自己十分信任的一位師弟告訴他萬松柏的‘罪行’,而此時那位師弟已不知所蹤了。然而在皇帝心中,這件事還僅止於‘封疆大吏屢屢受刺,其下必有隱情’的層級,直至聽完了養子的細節陳述與步步推演,才知道銅牛縣一案後面竟是難以想象的波譎雲詭,陣陣殺機。

“淩大人所言甚是,推演之處也絲絲合扣,然而……”袁慎忽然插嘴,“依舊沒有鐵證可以直接證明樓犇所為。倘若只有眼前這些旁證,說樓犇只是私下結識顏忠,卻與顏忠馬榮暗中串通之事毫無相關,也未嘗不可。”——樓犇行事利落,的確沒留下什麽直接的把柄。

淩不疑回稟:“袁侍中說的不錯,臣不敢擅專,唯恐冤屈了樓子唯,事到如今亦不曾對旁人吐露過一星半點。如今臣只問陛下一句,是否要繼續查下去。”

袁慎默然,他心知淩不疑這話暗含之意是‘只要查下去他就一定能找到證據,倘若皇帝想和稀泥,那麽這件事就到此為止’。

皇帝臉色鐵青,身姿猶如潑在雪白絹帛上的墨跡凝固了一般。他想起了顏忠那狷介固執卻熱切的面龐,想起了樓太仆數十年來老實忠厚的模樣,更想到了皇後與太子——他們並沒有做錯什麽事,可卻注定會受到些牽連。

過了良久,皇帝沉聲道:“天理昭彰,公義自存。查下去,查它個水落石出!”

淩不疑躬身領命,然後定定的看向袁慎。袁慎心知躲無可躲,便也凝重相對。

……

從尚書台出來,淩不疑徑直去了長秋宮,卻發現少商人不在。皇後先是對著養子一番關切,然後才笑道:“少商那孩兒什麽也沒說,就是向我告了兩日假。也是,她出門好一陣了,家裏人也該擔憂了,就叫她在家裏歇息幾日吧,你別跟獄卒似的整日兇巴巴的。”

“她真的什麽都沒同娘娘說?”淩不疑不敢置信,他知道女孩有多敬慕信任皇後的。

皇後想了想,道:“她只說,就算有事,我與太子也不用憂心,有你在,總能將一切都料理的妥妥帖帖的。”

淩不疑臉上不顯,心中卻著實熨帖。他原本還以為女孩提前將事情向皇後太子抖露幹凈,心中擔憂泄密會導致事情生變,沒想她平素行事任性專斷,遇到大事卻這樣知輕重。

此後兩日,淩不疑與袁慎一道忙進忙出以敲定樓犇的罪行,兩人本就看不順眼對方,此番更是互不看臉,互不交流,只說該說的,只聽該聽的。

兩日後,崔祐大軍終於班師回朝。由於此次平叛之戰規模不大,贏的也算順利,外加皇帝此時心情復雜,是以並未舉行盛大的凱旋儀式,眾臣也不在意這些虛的,只等著幾日後的論功行賞,各家子弟要在崔奶爸的分配下排排坐分果果啦。

——也在此時,淩不疑與袁慎終於找到了足以給樓犇定罪的鐵證。

淩不疑拜別了氣的渾身發抖的皇帝,手持諭旨徑直殺向樓家而去,在旁一起回稟的袁慎也順手被點了副使,一同前往。

來到樓府,只見府邸內外張燈結彩,賓客笑飲,歡聲笑語直傳到巷口,他二人這才知道樓家今日宴客。袁慎一怔,遲疑道:“要不你我半日後再來……”

淩不疑嘴角帶著譏諷:“難道半日後來拿人,你我就得罪樓家輕些了麽?要麽徹底置身事外,要麽就將事情做到底。”

袁慎面色一沉,不再言語。

樓太仆聽聞皇帝派人前來,趕緊率領子弟前來迎接,見淩袁二人的陣勢立刻發覺恐怕不是皇帝來嘉獎。還是樓犇定力好,眼見大難臨頭,居然神色如常,還微笑著請淩袁二人往內堂敘話,好歹在眾賓客面前給樓家留些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