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六零養娃記6(第2/2頁)

“況愛軍是一位好同志,對於他的犧牲,我深表遺憾。”

許學軍向許三婆和葉蕪鞠了一躬,然後行了一個軍禮,這讓許三婆有些惶恐,她這輩子見過的最大的官就是自己的兒子況愛軍,而況愛軍只是一個排長。

團長是什麽級別的官?起碼比排長大好幾級吧。

許三婆不禁猜想自己兒子在軍隊的表現有多好,就連團長都出面接見她們婆媳倆了。

“況愛軍同志犧牲了,對於他的家屬,部隊上會有相應的補償,這一點到時候劉指揮員會和你們細說,我就是想問問,大娘和弟妹在生活上有什麽困難的地方,只要部隊能幫上忙,一定義不容辭。”

“沒有沒有,能過上平穩安定的生活已經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了,能有什麽困難呢。”

許三婆趕緊擺擺手,現在的人思想就是這樣,只要自己能夠解決的麻煩,絕對不願意拖累國家一分一毫。

“家裏的男人女人都能掙工分,愛軍生前是個孝順的孩子,津貼一分不落寄回家,也已經蓋好了磚瓦房,就是可憐我這兒媳婦,年紀輕輕就守了寡,家裏還有兩個兩歲半的孩子,以後恐怕要受苦了。”

許三婆抹了抹眼淚,家裏沒有頂梁柱,即便有點撫恤金又怎樣呢,在外人眼裏,也是好欺負的對象,好在愛軍還有兩個兄弟,他們這對爹媽也還活著,總能夠幫襯幾分。

“這怎麽就不是困難呢?”

許學軍松了口氣,目光轉向一旁一直沒有開口說過話的葉蕪。

對於這個沉默的小婦人,許學軍的第一印象是老實,全程任由婆婆開口,沒有插過一句話,可等他仔細打量後,又有了新的看法。

他總覺得這個鄉下小媳婦有些特別,不像是隊上那些農村過來隨軍的軍嫂,倒是有幾分城裏姑娘的氣度。

這種氣度不是說地域上的歧視,而是這個年代農村女孩受教育的比例小,而城裏姑娘受教育的普遍比較多,而讀沒讀過書,給人帶來的變化是十分明顯的。

況愛軍的這個小媳婦,就像是那種出生良好,又念過不少書的,這種氣度是她即便穿著灰撲撲打著補丁的衣裳,又梳著普通婦人的老式盤發也不能掩蓋的。

許學軍又打量了葉蕪幾眼,總覺得這個小婦人和報告上有幾分出入,不過他相信部隊的調查,眼前這個人的身份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弟妹可有念過書?”

許學軍沉聲問道。

“她念過小學,只是沒有往下念,不過我這兒媳婦可聰明著呢,念小學的時候年年都考第一。”

許三婆替阿蕪回答,鄉下女孩幾乎沒有幾個念過書,葉蕪能念書,也是因為她是葉家那一輩唯一的女孩,頗受看中,不過念到小學畢業也已經是極限了,女孩子最要緊的就是嫁個好人家,又有幾戶人家會讓女兒一直念下去呢,有這個錢,還是緊著兒子來的。

“那很不錯啊。”

許學軍點了點頭,“況愛軍同志還有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他這樣的家庭情況肯定是部隊上著重幫扶的對象,這樣吧,部隊能夠為葉蕪同志提供一份公社小學老師的工作,一來是讓葉蕪同志能夠有時間照顧孩子,二來也是減輕葉蕪同志養育孩子的負擔。”

這話一出,許三婆都快喜極而泣了,連忙高聲喊著部隊好,國家好,黨組織好。

公社小學老師的工作,那和工人鐵飯碗比也差不了多少了,許三婆激動壞了,覺得部隊真是最有人情味的地方。

最要緊的,兒媳婦有了固定的工作,就不用擔心坐吃山空,將來一雙孫子孫女,也不用擔心婚嫁的問題了。

阿蕪心中更加疑惑了,在原著的故事裏,直到幾年後張佑東轉業到白樺縣,“葉蕪”才得到這份公社小學臨時老師的工作,可現在這份工作提前幾年到來,還是由部隊主動提出的。

到底是為了什麽呢?阿蕪的心中產生了好幾個猜測。

不過剛剛許學軍那段話中還有好幾個意思,比如給她這份工作主要目的是為了她能夠更好的照顧兩個孩子,是不是意味著,如果她改嫁後不帶著兩個孩子走,這個工作就不屬於她了?

這年頭一個穩定的工作多難得啊,尤其是公社老師這樣工作輕松,工資卻不菲的工作,換做任何一個人,恐怕都不會願意放棄的。

葉蕪隱隱覺得,部隊似乎不希望她改嫁,所以才用這樣一份工作吊著她。

可很快她又反駁了這個想法,部隊管的再多還能管軍嫂改不改嫁不成?

可能真的只是況愛軍在部隊的表現比較好,所以上面領導格外關注罷了,阿蕪停止一切胡思亂想,帶著許三婆跟著指導員離開這間小屋子,商討撫恤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