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改變

搞不好就是各種難聽的話罵出口了。

在這些大人和農村人的心目中,女孩兒就是賠錢貨,養大了,也是幫別人家養的。

遲早是要嫁人的。

但是林芳卻不認命!

如今父親走了,三房的頂梁柱算是塌了。

以後靠什麽來維持生計,誰也說不好。

在林芳讀初二下期的時候,農民們就開始包產到戶了。

土地重新得到規劃,不再吃大鍋飯,也不再掙什麽工分。

之前為村裏養的豬,除了正常供給村上,剩余的,也都私有了。

農民們也開始各自想辦法掙錢。

就拿林家另外兩房來說吧,林家老大便包了不少地,打算種些經濟作物,比如甘蔗什麽的。

等種出來後,拿到附近的糖廠去賣,也是一份兒穩定的收入。

至於二房,之前就找林芳家借了三百塊錢,又東拼西湊,買了一台手扶拖拉機,跑運輸。

至於村子裏的變化也很明顯。

公路漸漸也要修到村子口,還要設站台,通公交車。

以後再去鎮上,就不用坐馬車,而是搭乘公交車。

這樣三十分鐘不到,就可以到小鎮上了。

以後村裏的孩子們去鎮上讀書,也不需要那麽麻煩,得趕著馬車跑上好幾裏的路。

對其他人來說,是再好不過了。

日子是越來越好。

可是輪到林芳家,就不是那麽回事兒了。

雖然劉翠花生的第四個孩子,終於是個兒子了。

但問題也接踵而至。

孩子不到一個月的時候,村上就派了婦女主任上門來,針對劉翠花生的第四個孩子,不符合計劃那什麽。

所以,理應罰款。

於是,在包產到戶時,分到林芳家頭上的唯一一頭耕牛,也被村上的幹部派人來,把它給收走了。

劉翠花在月子裏就受了氣,身體也越來越虛。

面對村上的人來收牛,林芳就算再能幹,再潑辣,也明白,對著幹沒有什麽任何意義。

只能任罰。

好在,這一頭耕牛就抵了罰款,沒再拿三房家的其它東西。

那婦女主任走的時候,還勸告林家兩姐妹,一定要把母親照顧好。

林英拿手絹抹眼淚,一邊點頭答應。

林芳就不一樣了。

她始終覺得,這些個人,都是貓哭耗子,假慈悲。

如果真的體諒她們娘兒仨,外加一個未滿月的嬰兒,就不該這麽對她們。

但,耕牛還是被人拖走了。

緊接著,大房林大山,二房林大海,夥同自己的親娘葉發巧,在三房家人仰馬翻時,提出了分家。

這一次分家,不是在一個院子裏,而是要求各家自立門戶,真正做到,各有各的院落。

大房和二房還大言不慚地對林芳兩姐妹道:“你們家反正也有兒子了,自然不會不讓你們分不到房。”

但真正分配方案出來時,林英傻了眼兒,林芳氣得簡直想罵人。

這大房二房黑了心腸,以要照顧葉發巧為理由,愣是把三房的人擠到了一個很小的地域範圍內,讓他們自己去修房子去。

緊接著,大房二房便利用自己掙到的錢,開始準備挖基腳,修房子,打算把土坯房換成大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