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第3/5頁)

胤禛見著帶出了幾分新奇感,說:“南陽先生帶的徒弟就是不一樣,所謂名師出高徒。”

對四爺這話,葉天士不敢當,介紹說:“天蒙他舅舅是周揚俊大夫。周大夫乃京城裏有名的大夫。鄙人之前拜周大夫為師,乃周大夫徒兒。天蒙跟隨他舅學習醫學已有數年,今再跟著草民學不過是拓展他自己的醫識。他拜了好幾個師傅,不缺我一個。他崇拜的名醫是神醫華佗,論外科,草民恐不及他。”

對自己師傅這麽說他,陸天蒙著急地澄清道:“徒兒哪有師傅醫識博學,徒兒是剛入門而已。”

這對師徒倆都很謙虛,互相恭維著。四阿哥胤禛聽著嚴肅的臉上都不禁露出一絲笑意,要他倆別謙虛了。隨之將之前拿來和葉天士探討的案子再問問這個少年神醫的意見:“請問陸大夫對此又是怎樣的看法?”

皇家的阿哥如此尊敬他,陸天蒙躬身謹慎回答道:“回四阿哥,正如草民師傅所言,病人年輕,之前身無任何不適之症,說是突發疾病而死,幾乎是不可能。外傷是也可以導致突發急症致死。如這樣一種外傷,在人身體表面難以看出傷痕,綿針沒入人致命的穴位中便可叫人致死,需要杵作剖解屍體找出兇器。”

好一個少年神醫,醫識紮實,態度具有學術一般的嚴謹。胤禛對其微微點著頭。

期間聽見他們幾個人說的話,柔琳或多或少猜到他們口裏說的是誰了。或許葉天士這對師徒不知道,但是,她哥這一說,她基本可以判定說的是那個秀答應了。

秀答應據說是在午後畏罪自殺。皇帝的諭旨沒到之前,她自己在自己屋子裏先把自己嚇死了。

不參與他們討論的案子,柔琳從蘇培盛那兒拿來名醫的方子先學習研讀一下:“人參,制半夏,白茯苓,生姜汁,白香粳米。這個——豈不是溫通胃陽法?”

柔琳的聲線不大,卻把旁邊幾個人的目光全吸引了過來。

葉天士和陸天蒙驚訝著:這個公主居然會醫學嗎?

四阿哥胤禛同樣吃愣了不小。之前只知道這個妹子讀書之多,讓康熙和大學士都非常贊賞。未料,原來他這個妹妹是醫書都習讀過了。

柔琳繼續分析清朝名醫給她開的這個藥方:“加了制附子,估計我是脈細。加了木瓜烏梅,應是我昨晚泡了水池子喝了些水,氣不太順,加肝郁,有逆胃之症,給順順氣。葉大夫真乃名醫,好個脈,把我身上不適的症狀都給拎出來了。”

“公主。”估計是知音遇知音,葉天士的聲調兒有些兒激動對她說,“公主對草民的方子解析得頭頭是道,讓草民實在佩服!”

這只是因為她在二十一世紀看過名醫流傳下來的方,同時二十一世紀的醫生解析過葉天士的名方,她記住了些而已。柔琳站起身回答葉名醫:“南陽先生的方子堪稱一絕,我是聽人說過記住了他人說的,不是我說的。”

“何人談論過草民的名方?”葉天士好奇地問。

柔琳一想,搬出個人名:“張公子,字衡臣。”

拿書生哥哥出來給她打掩護應該沒問題。柔琳心底裏想。

葉天士和陸天蒙回想著好像是聽說過這個人。

胤禛眯起了眼睛,看著自己妹妹。

柔琳注意到四爺投過來的目光,想起了哪時候自己好像使過這招搬出四爺給她了當擋箭牌,不由出了身虛汗。

“草民記起來了,那是張大人家的公子呀。那位天賦異稟的公子本就厲害,難怪,莫怪。”葉天士想起了張廷玉是誰,很快接受了柔琳的說法。

胤禛清清兩聲嗓子。柔琳暗地裏擦擦額頭的汗。

拿著方子,蘇培盛送葉天士和陸天蒙出去時順帶去幫柔琳抓藥。柔琳坐回到石凳子上。胤禛那是背過身去了。

夜色墨黑,四阿哥對著那片竹林子不知道在想什麽。胤禛仿佛被眼前的黑暗吸住了魂魄,黑色的背影仿佛要和黑暗融為了一體。他深色的袍子拖在地上的倒影卻宛如孤影自憐。

柔琳望著自己這個古代的哥那絲僵硬挺直的勁兒,有一種感同身受的疼。

秀答應死了,等於是死無對證。所有人都可以拿秀答應做文章,皇帝也沒有辦法。

為什麽康熙不徹查呢?其實一想都知道,那是因為康熙想要保護那個人。為了保護那個人,只能是犧牲掉秀答應了。

只要弄明白康熙想要保護的那個人是誰,可以理解為什麽四爺配合康熙不查下去了。哪怕這事兒差點兒讓他和德妃甚至弟弟妹妹都差點兒一塊被人誣陷謀害。

一個國家一個王朝,總有那麽幾個人的命是要勝過其他人的命和一切的。

“哥。”柔琳輕輕地出聲道,“柔琳以為,太子殿下並不知道是何人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