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鬧市死人(第2/3頁)

他喚詹世伯的人低聲向他說道:“你仔細看看中間那位。”

梁風甫小心翼翼地打量,轉過頭神情震駭:“王家的家主!”

王家雖發跡於大魏,可王氏族人數百,幾乎散布於大魏諸州糧道的大買賣上,雖是商賈,其權勢影響之大,傳聞亦可自由出入大魏頂級世族的豪門宴席間,絕不能再以商賈的身份簡單視之。

這樣的大人物竟也親自來了!

梁風甫情不自禁去看能與王道遠同席而坐的幾人,能與王氏家主對坐,地位必是相當,這幾人又是多麽大的來頭?

這小小的茶樓之內,他們幾人居於中央高坐,卻也不避旁人,慈眉善目那人笑道:“白世伯、王世兄、許世兄、韓老弟,先時未料你們大駕將臨,尤其是許世兄,更是千裏迢迢,橫渡晉江而來,著實不易,此地乃舍弟臨時所建,不免簡慢了,還請幾位恕罪則個。”

眾人皆知那桌人身份不凡,在那人開口之時,便已經靜下來,聽他們說些什麽,結果聽到那幾個姓氏,再聽說話人的口氣,旁邊原本互相悄悄打探消息的人悉數靜默,彼此神色間俱是吃驚。

薛氏家主薛豐已然是當世有數的富賈了,可聽聞薛氏之中,他的兄長薛瑞更是不世出的經商奇才,只因纏綿病榻才將家族交到薛豐手中。那說話之人,慈和眉宇,果然難掩一絲病氣,薛豐在他下手坐著,十分恭敬的模樣。

能令他親自開口招呼……其余那些人物,王氏家主王道遠、白氏家主白景福、韓氏家主韓青不必說,俱是當世一流人物,都是公卿王族的座上賓客,平素偶爾可在天南海北各大世族的宴席上露一面,現在竟破天荒地齊聚於大魏北疆這蠻荒之隅。

更有那位姓許的客人,許多知曉大魏境外之事的人,才倍感震駭,薛瑞提及那位是“橫渡晉江”而來,又姓許……若他們所料不錯,這位竟是大陳那位赫赫有名的“黃金幾許水流去”的許氏麽!許氏的買賣之大,聽聞連陳朝公主都娶了一位到府中,如今竟自南數千裏而至亭州!

梁風甫自探聽清楚了鎮北都護府的消息之後,雖然一直篤定,這是他一生也難尋、光復家族的絕頂時機,但現在,他忽然對自己的判斷生出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來。

有這些人物在場,其他的商賈自不敢輕易再出聲,俱是凝神細聽這些大人物都在說些什麽。

白景福乃是白小棠的祖父,聞言只是拈須一笑:“薛賢侄謙遜了,能在短短時日,將茶樓開遍亭州,足見小薛賢侄的能耐。”

王道遠拱手一禮,笑道:“謝過東道的清茶,我現在可算是知道,年初韓老弟向我王氏商借雍州漢中的米糧是往何處去了。提前恭賀幾位,明歲的清茶生意又將再上重樓!”

韓青聞言大笑道:“彼時收司州之信,籌集米糧走得太急,未及向王兄解釋,皆是我之過,以茶代酒,我自罰三杯!”

薛豐嗤笑道:“你這是自罰?莫不是耗我薛氏的茶水來了?”

眾人皆笑,王道遠更笑得意味深長:“韓老弟是走得太急了,司州大人的書信晚了一日才到,否則我定會早早與你相約至此,也不至耽誤到現在,豈不惜哉。”

此言一出,氣氛登時微妙,王氏的米糧買賣遍及天下,嶽司州相邀亦是情理之中,但他卻此時才至……思及韓氏商會其實並不專營米糧買賣,卻自王氏借了那許多近處的米糧,搞得別人自他處籌集米糧卻此時才至,其中意味,當真是十分很棒。

幾人打著機鋒,但生意買賣做到滿天下的地步,面上卻俱是笑語盈盈,韓青更是忙不叠地作揖致歉,卻絕口不提現下王氏如何進入亭州之事。

許知閑一個陳朝商人,身處其間,卻未見任何疏離之態,他只是微微笑道:“哦?這般說來,我還要同幾位多多親近,幾位知交偶識清茶便覺妙不可言……明歲還要多賴幾位周全。”

以黃金許氏與陳朝皇族的關系,能叫他這般奔波到亭州來親自求茶的,這幾位知交的身份幾乎呼之欲出,素聞陳朝借天險之利,安然歷經數代而耽於享樂,如今看來,怕是多半為真。

而如今魏梁交惡,北有狄寇,陳朝數代既失北上雄心,短時間內,做上幾筆買賣,風險還是不大的,幾人言笑晏晏間心中百轉千回,各自打起了算盤。

便在此時,茶樓外忽然傳來極大的喧嘩,原本談笑風生的富商巨賈們不由略停了一停,薛瑞微微皺眉,薛豐身為東道主,自然遣人到外間查探,卻聽那喧嘩聲非但沒有止住,反倒傳來一陣驚叫。

薛豐立時拱手道:“諸位稍坐,我先去……”

薛瑞卻已經起身道:“走,我也去看看,堂堂鎮北都護府治下,誰吃了熊心豹膽,竟敢生事!”